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0060)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卉潘园园李东华马东林赵敏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豆浆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掺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油污染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石油污染
  • 1篇石油污染物
  • 1篇水体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机构

  • 3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东华
  • 2篇潘园园
  • 2篇张卉
  • 1篇李根
  • 1篇任海斌
  • 1篇张妍
  • 1篇程媛
  • 1篇赵敏
  • 1篇马东林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处理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研究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富集培养、蓝色凝胶平板分离初筛、摇瓶复筛等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油泥中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采用薄层层析显色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该菌所产表面活性剂种类,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性能,并对菌株降解水体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株LJ2所产表面活性剂为糖脂,其乳化指数为33%,25℃下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1.14 mN/m降至27.22 mN/m,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5 mg/L;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乳化指数可达50%。温度、降解时间以及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LJ2处理水体石油污染效果影响很大。在34℃条件下处理5 d,菌株LJ2对质量浓度为2g/L的水体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高达99.5%。研究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LJ2对水体石油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而且该菌还对水体中较高浓度的NaCl有一定的耐受性。
张卉张笔威张妍任海斌马东林赵敏程媛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掺假豆浆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对豆乳内在营养指标及掺假豆乳进行快速检测,试验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83个真伪豆浆样品的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定标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主成分数为12和14,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化学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6和0.9489,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86和0.175,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残差值均较小、接近零,残差之和分别为-0.074和-1.191,说明建立的定标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豆浆中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且预测性能较好;通过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值与豆浆行业标准规定值相比较,确定预测集样品中掺假豆浆的正确判别率为100%,说明建立的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定标模型可以应用于掺假豆浆的判别检测,且判别结果准确率高。本试验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对豆浆主要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也可准确进行真伪豆浆的快速判别,本检测方法可为豆乳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李东华潘园园张卉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蛋白质无损检测豆浆掺假检测
利用光密度法对掺假豆浆的定性判别研究
2014年
蛋白质含量是豆浆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实验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获得83个真伪豆浆的光谱,并对光谱图和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蛋白质为主要定性指标的豆浆品质等级划分的可行性,建立豆浆品质定性判别的标准。结果显示:在波长742.59~810.96 nm范围内,随着豆浆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升高,吸收光谱峰值变化越大。实验选取OD810.96 nm与OD742.59 nm做光密度差值分布图,根据83个校正集样品的光密度差值分布图,确定豆浆两级判别的检测标准为:ΔOD742.59~810.96 nm大于0.062 9时,豆浆为不合格豆浆;ΔOD742.59~810.96 nm小于或等于0.062 9时,豆浆为合格豆浆。根据该判别标准对37个预测集样品进行判别,17个不合格豆浆全部被判别,正确判别率100%,20个合格豆浆中有2个被误判成不合格,误判率10%,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实验应用光密度法进行豆浆品质的评价是可行的。方法简明、结果可靠,可为豆浆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李东华潘园园李根
关键词:豆浆近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