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7BB1328)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蔡应繁江怀仲谢永芳孙全何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棉花
  • 3篇茎瘤芥
  • 2篇腺体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氧酶
  • 1篇遗传转化体系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正交
  • 1篇正交法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特性分析
  • 1篇膨大
  • 1篇片段
  • 1篇转化体
  • 1篇陆地棉

机构

  • 9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蔡应繁
  • 5篇江怀仲
  • 3篇孙全
  • 3篇何晓红
  • 3篇谢永芳
  • 2篇王伯初
  • 2篇向浏欣
  • 2篇梁婷
  • 2篇夏玉先
  • 2篇岳显可
  • 2篇刘毅
  • 2篇王微娜
  • 1篇莫剑川
  • 1篇石玉真
  • 1篇常平安
  • 1篇袁有禄
  • 1篇朱利泉
  • 1篇李生伟
  • 1篇谢磊
  • 1篇张正黎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茎瘤芥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茎瘤芥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茎瘤芥及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茎瘤芥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最适合茎瘤芥CRY2基因RNAi载体遗传转化的条件为预培养3 d、共培养4 d、侵染液浓度OD600=0.5、侵染10 min,此时Kana选择压为30 mg/L。[结论]优选出了农杆菌转化的最宜条件,遗传转化率有较大提高。
梁婷刘毅蔡应繁岳显可江怀仲何晓红
关键词:茎瘤芥正交法
茎瘤芥光敏色素PHYB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RT-PCR技术在茎瘤芥幼苗叶片中克隆了茎瘤芥光敏色素PHYB基因片段,命名为BjPHYB1(GenBank登录号:JQ178243)。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544 bp,编码514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包含两个完整的PHYB保守结构域PHYTOCHROMEREGION和PAS DOMAIN,且与甘蓝和拟南芥PHYB同源性分别为98%和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jPHYB1与同科植物的PHYB亲缘关系较近。茎瘤芥PHYB基因片段为首次克隆,为今后对该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向浏欣梁婷蔡应繁
关键词:茎瘤芥
棉花腺体形成相关的miRNA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植物miRNAs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棉花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miRNA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分析与腺体形成相关的miRNA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棉花腺体形成期共有30个miRNA有差异表达,其中表达上调的miRNA有24个,分别属于miR156,miR157,miR166和miR390家族.表达下调的miRNA有6个,分别属于miR149,miR169,miR289,miR705,miR1224和miR1227家族.miRNA家族作用的靶基因分析发现主要分布在发育、分化和多细胞机体分化等几类,这些miRNAs可能在细胞分化和腺体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蔡应繁何晓红孙全江怀仲莫剑川袁有禄石玉真
关键词:棉花MIRNA芯片腺体
一个棉花血红素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血红素加氧酶(HO)是催化血红素降解的微粒酶系统,根据HO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对构建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cDNA均一化文库PCR进行筛选,分析确定阳性克隆中cDNA片段的大小,克隆了棉花中1个HO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HOCG(GenBank登记号:EU373020),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OCG基因长度为1462 bp,编码318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预测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5580和36220。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湘棉18腺体形成前后表达有差异,该基因的克隆与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探明棉花腺体形成的机制。
谢永芳蔡应繁冉静李嘉平王将李红辉许舰
关键词:棉花血红素加氧酶
棉花解旋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从棉花cDNA文库中克隆了棉花解旋酶全长基因,GenBank登记号:EU373038,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长度为3491 bp,编码930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预测等电点和分子质量分别为5.98和103.994 ku。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拟南芥同源性为74%与水稻同源性为60%,与葡萄同源性为79%。
张正黎蔡应繁李文涛常志超朱小燕
关键词:棉花克隆
一个棉花锌结合蛋白质(ZnBP)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解棉花锌结合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从已构建完成的棉花(湘棉18)腺体形成时期的cD-NA均一化文库中筛选出1个棉花锌结合蛋白质(Zinc binding protein,ZnB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包含1个完整开放阅读框,长654个碱基,编码21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46×104,等电点为9.33。以湘棉18叶片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分离获得棉花ZnBP基因。经测序拼接,得到1 731 bp的棉花gDNA片段,编码区含有3个内含子。利用pET-28a(+)载体,开展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在37℃、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终浓度1 mmol/L、诱导时间8 h和转速150 r/min条件下,实现最优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表达正确。
岳显可蔡应繁刘毅王微娜杨玲周翠平
关键词:棉花腺体原核表达BLOTTING
茎瘤芥PHYA基因与茎瘤芥茎膨大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从茎瘤芥基因组中克隆了全长PHYA基因,构建了植物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GV3101转化茎瘤芥——永安小叶,得到PCR反应呈阳性的转基因株系。结果发现,在自然生长环境下,转基因植株发生了多种形态变异,如植株矮化、花期提前、叶片变大且色泽浓绿、转基因植株茎膨大延缓等。初步推断PHYA基因参与调控茎瘤芥植物茎膨大过程,过量表达PHYA基因可能会抑制茎膨大过程。
毕晶磊朱利泉孙全王微娜向浏欣何晓红江怀仲
关键词:茎瘤芥超表达
棉花腺体形成时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6
2007年
为克隆筛选棉花腺体形成相关的基因,运用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首先抽提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mRNA,mRNA逆转录后合成cDNA,经均一化处理后,SfiⅠ酶切,连接质粒载体,电转化,成功构建了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cDNA文库.经鉴定原始文库滴度为5.8×105cfu/mL,其重组率高达94%,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约为1.4 kb.
蔡应繁谢永芳江怀仲谢磊常平安夏玉先王伯初
关键词:陆地棉SMART技术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D40 Gene in Cotton被引量:4
2008年
A pair of PCR primers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WD40 family gene of different varieties.The normolization library was screened by PCR methods,the cDNA insert size of positive clones were analyzed by PCR method.A full-length cDNA of WD40(GenBank accession number:EU219610)in cotton was obtained from sequencing.This gene is 1 796 bp in length,containing an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274 amino acids and a stop codon from 35th to 860th position.The bioinformatics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otein is encoded by WD40 domain.pI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otein encoded were predicted to be 4.24 and 29 kDa,respectively.The yielded gene was accondingly named as GDRP1.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GDRP1 varied during the gland formation process.Thes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for our further study on the gland formation of cotton.
谢永芳蔡应繁江怀仲夏玉先孙全李生伟王伯初
关键词:COTTONCHARACTERIZATIO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