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103)

作品数:1 被引量:30H指数:1
相关作者:高艳红贾荣亮李新荣刘立超李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荒漠
  • 1篇荒漠地区
  • 1篇灌木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杨昊天
  • 1篇王增如
  • 1篇李刚
  • 1篇刘立超
  • 1篇李新荣
  • 1篇贾荣亮
  • 1篇高艳红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4种灌木的生物量预测模型被引量:30
2013年
灌木生物量模型是预测灌木生物量最有效的方法。选择腾格里沙漠南缘荒漠生态系统中常见的4种灌木(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为研究对象,以株高(H)和冠幅(C)的复合因子灌木体积(V)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了4种灌木和混合物种的叶、新生枝、老龄枝、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整株生物量的预测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估计值的标准误(SEE)和回归检验显著水平(p<0.05)筛选出了最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显示:4种灌木的生物量模型主要以幂函数W=aVb为最优模型,少数以三次函数W=a+bV+cV2+dV3为最优模型。灌木生物量与V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决定系数较高,分别为:叶片(0.775
杨昊天李新荣王增如贾荣亮刘立超高艳红李刚
关键词:灌木生物量荒漠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