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6016) 作品数:34 被引量:91 H指数:6 相关作者: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王勇 赵德威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ZnSe为发光层的蓝绿光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具有电子加速能力的SiO2代替传统夹层结构中的绝缘层,利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SiO2/ZnSe/SiO2/Al的电致发光器件,观察到了传统夹层结构所没有的ZnSe层电致发光.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及总发光强度随着驱动电压及驱动频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器件的发光机理,认为是初电子经过SiO2层加速,获得较高能量,然后碰撞ZnSe分子,将其价带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再跃迁回价带或缺陷能级与空穴复合发光.由于这种发光方式类似于阴极射线发光,只不过电子在固体中而不是真空中加速,所以称之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这种机理为实现蓝色电致发光提供了新的途径. 姜薇薇 赵谡玲 张福俊 徐征关键词:ZNSE 蓝色发光 电致发光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阱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的研究 本论文从能量传递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有机阱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实验中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传统的单异质结器件 NFB(10 nm)/Alq(3 nm)和1个周期的Ⅱ型阱结构器件 NFB(5 nm)/Alq... 朱海娜 徐征 赵谡玲 黄金昭 宋丹丹 张福俊关键词:光致发光 发光强度 比值比 NPB PBD 文献传递 有机多层量子阱的能量转移 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多源有机分子气相沉积系统制备了不同类型的有机多量子阱结构,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量子阱的类型、光致发光的特性.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吸收光谱的测量结果表明,PBD/8-羟基喹啉铝(Alq3)有机量子阱为Ⅰ型量子阱结构,NPB/Alq3和BCP/Alq3有机量子阱为Ⅱ型量子阱结构.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PBD/Alq3和BCP/Alq3量子阱结构可以实现PBD,BCP向Alq3能量完全转移,而NPB/Alq3量子阱结构,NPB和Alq3之间只是部分能量转移.文中对影响能量转移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宋淑芳 赵德威 徐征 徐叙瑢Comparison of Electron Acceleration Ability of SiO_2 and ZnS fromZnS∶Er Transient Electroluminescence 2006年 The acceleration ability of electrons in SiO2 and ZnS was compared through the variation of emission intensity based on ZnS : Er electroluminescence during the reverse of polarity of sinusoidal voltage. In order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work function of electrode, cathodal and anodal materials were ITO (indium tin oxide). The ratio of maximum emission intensity under positive and negative half period is 2.18. This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electron acceleration ability of SiO2 is 2.18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of ZnS. 张福俊 徐征 刘玲 孟立建两种主体材料中Ir(ppy)3和Rubrene的能量传递特性 被引量:1 2009年 OLED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液晶显示的全新技术,而OLED中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发光层往往采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主客体分子内的能量传递是磷光发光体分子被激发的主要途径,因此选择吸收能量和传递能量好的主体材料是改进有机电致磷光器件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分别以PVK和CBP作为主体材料,以磷光材料Ir(ppy)3和荧光材料Rubrene作为掺杂剂,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器件,研究了主体材料和掺杂剂之间的能量传递特性。结果发现,这两种主体材料分别通过Ir(ppy)3向Rubrene传递能量是主要的能量传递机制,而且CBP作为主体时能量传递比PVK更充分。另外掺入Ir(ppy)3后的器件比不掺Ir(ppy)3的器件在相同电压下的光功率明显增强。当我们增加Ir(ppy)3的浓度时,相同电压下的光功率下降,浓度猝灭效应增强。 李艳蕊 赵谡玲 杨少鹏 徐征 张福俊 宋丹丹 徐叙瑢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 敏化 三线态 磷光敏化荧光材料体系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 电子自旋统计研究表明.在有机半导体中形成单线态激子的几率和三线态激子的几率之比为1:3.由于荧光染料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只能利用单线激发态产生的荧光,其电致发光(EL)的内量子效率受到限制.所以不能超过25... 宋丹丹 赵谡玲 徐征 张福俊 朱海娜 李艳蕊 杨少鹏 王永生 徐叙瑢关键词:电子自旋 ITO PSS 磷光材料 电致发光特性 材料体系 文献传递 Ir(PPY)3对Rubrene荧光材料的敏化性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最近几年,磷光器件是有机电致发光研究领域和产业化的一大热点。在实验中作者发现PVK∶PBD∶Rubrene共掺体系的发光中存在较强的PVK发光,能量传递不充分。由于一些具有重金属离子的有机物,存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引入到共掺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的发光,从而获得高于一般有机材料器件所达到的内量子效率。为获得单色性较好的Rubrene发光,作者将磷光敏化剂Ir(ppy)3引入到PVK∶PBD∶Rubrene共掺溶液中,得到了纯正Rubrene发光,Forester能量传递也更加充分。当进一步提高Rubrene掺杂浓度以后,单色性Rubrene发光更加明显,并讨论了Ir(ppy)3所起的作用和器件的发光机理。磷光材料与有机小分子材料共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及效率。 许洪华 徐征 张福俊 赵谡玲 袁广才 陈跃宁关键词:RUBRENE 敏化 一种新型共掺杂稀土配合物Gd_(0.5)Eu_(0.5)(TTA)_3Dipy的电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8 2007年 制备了一类以α-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TT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Dipy)为第二配体的共掺杂铕钆配合物Gd0.5Eu0.5(TTA)3Dipy。用其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ITO/PVK:Gd0.5Eu0.5(TTA)3Dipy/PBD/Al。讨论并证明了Gd3+与Eu3+之间存在F rster能量传递。研究了铕钆配合物与PVK共掺杂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说明Gd3+的加入抑制了PVK自身的本征发光,促进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得到了单色性很好的红光。 宋林 徐征 赵谡玲 吕玉光 符雅丽 刘然 李远 张敬畅关键词:电致发光 基于在聚合物中掺杂染料DCJTB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3 2008年 将Alq3和DCJTB作为掺杂物与基质PVK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共溶,旋涂成膜,制备了PVK∶Alq3∶DCJTB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VK∶Alq3∶DCJTB/BCP/Alq3/LiF/Al的器件,其中Alq3和BCP分别用作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PVK用作蓝光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保持PVK和DCJTB的质量比为100∶1不变,改变PVK和Alq3的质量比,当PVK和Alq3的质量比为20∶1时,得到了效果较好的白光。器件在电压为14V时,色坐标达到(0.33,0.36),在10~14V范围内变化甚微。 张妍斐 徐征 张福俊 王勇 赵谡玲关键词:白光 并五苯基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特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特性,并通过掩膜的方法制备出以并五苯为有源层的顶栅极 OTFT 器件,并五苯有源层的厚度为150 nm,复合绝缘层的厚度为300 nm (SiO为100 nm,SiN 为200 nm... 袁广才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黄金昭 黄豪 黄金英 徐叙瑢关键词:有机薄膜晶体管 并五苯 有源层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