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D000183)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2篇玉米新品种
  • 1篇玉米育种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育种
  • 1篇配合力
  • 1篇亲本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洛玉4号
  • 1篇12

机构

  • 4篇学研究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王向阳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近几年的种植试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高产制种技术。亲本繁殖最适宜密度:黄淮海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82500株/hm^2;西北地区母本97500株/hm^2,父本105000株/hm^2。制种最适宜父母本行比黄淮地区为5:1,西北地区为满天星种植。播种密度西北地区母本97500株/hm^2,父本150000~180000株/hm^2,黄淮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112500株/hm^2最为适宜。母本播种时播70%父本,2d后(在西北地区错3d)再播30%父本,可确保花期相遇。
雷晓兵赵保献梁晓伟陈润玲李林卫勇强王向阳
关键词:玉米洛玉4号
河南省玉米育种存在问题、解决途径及发展方向被引量:11
2008年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河南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品种模式单一,种质基础狭窄;②重视产量性状,忽视抗逆性状;③品种审定多,推广应用少;④追求优质,存在误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对玉米育种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赵保献陈润玲梁晓伟雷晓兵王向阳李林
关键词:玉米育种
12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2个玉米自交系的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各性状配合力在P1、P2组亲本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P1组亲本利用潜力大小顺序为:zk01-5>zk04-2>zk04-1>zk01-6>248>郑58>zk06-1,P2组亲本利用潜力大小顺序为:zk02-2>昌7-2>zk02-1>LX9801>zk07-1。通过综合衡量,认为应把zk01-5、zk04-2、zk04-1、zk02-2、昌7-2、zk02-1做为育种骨干系进行广泛利用。
雷晓兵赵保献梁晓伟宋汉强李林陈润玲卫勇强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洛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成果转化探讨
2008年
文章针对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际情况,就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运用传播学研究成果,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洛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成果转化的思路及具体做法,旨在为玉米新品种成果转化工作进行有益探索,保证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的科学发展。
王向阳卫勇强李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