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15)

作品数:24 被引量:9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刚成何建国尚小珂周红梅刘洋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动脉
  • 19篇肺动脉
  • 14篇肺动脉高压
  • 4篇心导管
  • 4篇心动图
  • 4篇右心
  • 4篇特发性
  • 4篇特发性肺动脉...
  • 4篇描记
  • 4篇描记术
  • 4篇超声
  • 4篇超声心动图
  • 3篇心功能
  • 3篇心室
  • 3篇血管
  • 3篇右心导管
  • 3篇综合征
  • 3篇肺动脉高压患...
  • 2篇导管
  • 2篇动脉压

机构

  • 11篇武汉亚洲心脏...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刚成
  • 7篇何建国
  • 7篇尚小珂
  • 5篇周红梅
  • 4篇刘洋
  • 3篇卢蓉
  • 3篇王斌
  • 2篇余莹
  • 2篇沈群山
  • 2篇马小静
  • 2篇徐楠
  • 2篇肖书娜
  • 2篇邓晓娴
  • 2篇贾崇富
  • 2篇万琳媛
  • 2篇孙喜霞
  • 2篇张茗卉
  • 2篇郑飞
  • 2篇王照谦
  • 2篇季颖群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药杂...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肺循环血流动力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多中心前瞻性登记注册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右心导管术的ACS患者,以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研究终点,采用Lasso回归筛选具有预测价值的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将参数纳入全球ACS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中分析,比较纳入前后模型的预后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251例患者,年龄(63.7±11.5)岁,其中男198例(78.9%),女53例(21.1%),中位随访34.7个月。右心导管术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HR=1.068,95%CI:1.015~1.123)、肺动脉收缩压(sPAP,HR=1.033,95%CI:1.002~1.065)和舒张压梯度(DPG,HR=1.094,95%CI:1.008~1.187)是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均P<0.05)。251例患者的中位GRACE评分为123分,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为0.703(95%CI:0.615~0.791)。在GRACE风险评分的基础上分别加上mPAP或DPG后,模型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分别提高至0.715(95%CI:0.629~0.801)和0.711(95%CI:0.625~0.797)。比较纳入mPAP或DPG前后的模型,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分别为4.3%(95%CI:0.2%~13.5%,P=0.030)和3.0%(95%CI:0.2%~11.1%,P=0.020)。结论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提高现有ACS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全睿琳黄石安庞玲品罗鹏钱钰玲陈小曦单广良何建国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右心导管术肺血流动力学预后队列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第Ⅰ类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华中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第Ⅰ类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PAH患者195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 144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51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7.5±13.2)岁(1~ 68岁),其中女性129例(66.2%).初诊时WHO心功能Ⅲ、Ⅳ级占32.3% (63/195),6 min步行距离平均为(397±74)m.IPAH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CHD-PAH患者和IPAH患者右心导管检查的指标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心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0人次.接受肺动脉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21例,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死亡1例.74例患者仅接受了基础治疗,随访期间死亡5例.结论 华中地区的WHO第Ⅰ类PAH以CHD-PAH为主,患者确诊时心功能多较差,血液动力学指标受损严重.大部分患者已经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但强度不够.
张刚成尚小珂邓晓娴周红梅
关键词:高血压肺性疾病特征
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重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肺阻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应用经胸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双心室重构形态特点与肺小动脉阻力的相关性,探讨心室形态指标对肺小动脉阻力升高大于8.5 Woo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10至2014-01间在我院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为肺动脉高压的患者61例(肺动脉高压组),正常对照组24例。采集完整的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及三维图像,二维测量舒张末左心室离心指数(LVEId)、收缩末期右心室前后径与左心室前后径比值(RVADs/LVADs)、舒张末期右心室左右径与左心室左右径比值(RVTDd/LVTDd)、收缩末期右心室左右径与左心室左右径比值(RVTDs/LVTDs);三维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3D RVEDV)。将右心导管指标肺小动脉阻力与上述超声心动图形态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强相关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预测肺小动脉阻力>8.5 Wood。结果:肺动脉高压组LVEId、RVADs/LVADs、RVTDd/LVTDd、RVTDs/LVTD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1);肺动脉高压组3D RVED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VEId、RVADs/LVADs与肺小动脉阻力有强相关性(r=0.670、r=0.666,P均<0.01);RVTDd/LVTDd、RVTDs/LVTDs与肺小动脉阻力有弱相关性(r=0.352、r=0.403,P均<0.01);3D RVEDV与肺小动脉阻力有弱相关性(r=0.304,P<0.05)。应用LVEId及RVADs/LVADs预测肺小动脉阻力>8.5 Wood的曲线下面积(AUC=0.876、0.805,P均<0.001)。结论:应用经胸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通过多种简便指标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室重构形态,二维测量LVEId、RVADs/LVADs、RVTDd/LVTDd、RVTDs/LVTDs及三维方法 3D RVEDV均与肺小动脉阻力有正相关性,通过无创超声心动图指标可初步判断肺血管病变程度。
徐楠吴伟春牛丽莉万琳媛张茗卉黄丽王浩何建国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导管插入术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3年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高压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患病率高,预后差,所以准确评估这一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没有可靠的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风险评估体系。研究显示一些临床指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合并症可以评估这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对其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价值。但关于这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杨涛何建国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预后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比系统性硬化病(SSc)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明确SSc相关P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入选经右心导管确诊并除外其他疾病的SSc相关PAH者和IPAH者,比较其临床资料、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SSc相关PAH者20例,女19例,男1例,年龄(43.1 ±12.2)岁;IPAH者18例,女16例,男2例,年龄(38.4±12.4)岁.两者平均肺动脉压、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AH者比,SSc相关PAH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77.1±13.2)%比(88.6±14.9)%,P=0.026]、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46.2±13.1)%比(66.6±13.3)%,P<0.001]、[DLCO/肺泡通气量(VA)]占预计值百分比[(55.1±14.3)%比(75.1±11.5)%,P<0.001]降低,6MWD缩短[(365.6 ±85.1)m比(454.3±136.8)m,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PVR升高(OR=2.122,95% CI1.093 ~4.119,P=0.026)、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OR=0.916,95% CI0.842~0.996,P=0.040)是6MWD <400 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同的情况下,SSc相关PAH者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障碍较IPAH者更为多见.
王辉田庄刘永太李梦涛王迁曾小峰方全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血流动力学
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并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肺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结果 19例肺栓塞共显示肺动脉1 614支,发现栓子381支,栓塞发生率为23.6%。381支栓子中累及肺动脉主干1支,左右肺动脉干7支,叶肺动脉16支,段肺动脉83支,亚段肺动脉274支。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113支(占29.7%),偏心型24支(占6.3%),混合型8支(占2.1%),闭塞型236支(占61.9%)。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2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腔积液7例。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简单、快捷、安全、无创,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孙喜霞季颖群贾崇富郑飞王照谦杨志强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我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中心2010年6月—2013年12月确诊的61例IP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AH占同期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22.10%,女性占67.21%。确诊年龄(27.91±12.19)岁。从出现症状到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初诊时心功能Ⅲ~Ⅳ级占62.30%。6 min步行距离(367.18±73.63)m,Borg呼吸困难指数1.55±1.72。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1例(1.64%)。接受靶向药物治疗40例心功能改善;21例仅给予基础治疗,随访死亡2例。结论 IPAH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确诊时大部分心功能状态已较差,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他脏器受损严重。大部分患者已经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但治疗强度和时间差别较大。
张刚成周红梅邓晓娴尚小珂
关键词:药物疗法
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后肺动脉高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吸入性伊洛前列素治疗全腔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后肺动脉高压(pulmong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TCPC术后合并PAH患儿12例,在停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超声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观察吸入前、吸入结束、吸入结束后30 min血流动力学、呼吸及血气分析参数。结果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吸入结束、吸入结束后30 min均低于吸入前,氧和指数高于吸入前(P<0.05)。结论 TCPC术后吸入伊洛前列素可选择性舒张肺血管,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肺部血流动力学。
龙恺张刚成尚小珂肖书娜
关键词:伊洛前列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肺动脉高压(PAH)严重威胁健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患者预后不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近年来发展的光学成像技术,其图像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被称为"光活检"。OCT可用于评估PAH患者肺动纤维化程度和判断预后。本文综述OCT诊断和评估PAH的研究进展。
尚小珂ZHONG Liang李丁扬张刚成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显像
安立生坦治疗肺动脉高压4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安立生坦治疗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10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的PAH 89例,将应用安立生坦治疗的42例作为治疗组,将仅采用基础治疗的47例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量两组6 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WHO FC)以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以及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增加,BNP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下降(P<0.01);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EDD)较治疗前和对照组缩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扩大(P<0.01)。WHO FC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BNP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RVEDD、LVEDD、WHO FC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死亡病例,不良反应轻微,其中下肢水肿者给予利尿剂好转,其他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死亡2例,均为猝死。结论安立生坦可显著改善PAH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刘洋张刚成周红梅尚小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