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B08)
- 作品数:34 被引量:854H指数:16
- 相关作者:孙忠富杜克明钟秀丽王道龙宋广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农业环境远程监控与多功能供电系统设计
- 2009年
- 首先,介绍了一种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嵌入式技术(ARM-Linux)、无线移动通信技术(GPRS/CDMA)和现代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实现了农业现场采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分析应用;其次,针对农业现场应用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包括市电、太阳能、UPS不间断电源等多种供电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拓展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配套技术和保障。
- 程兵杜克明孙忠富赵伟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9环境控制
-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1
- 2011年
-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种植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矮抗58’和‘豫农949’)、不同播期(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10月27日和11月3日)和不同播量(60kg/hm2、120kg/hm2和180kg/hm2)3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矮抗58’比‘豫农949’产量高597.30kg/hm2;半冬性品种‘矮抗58’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6日,弱春性品种‘豫农949’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20日,10月20日以后随播期推迟小麦产量显著下降;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播期下以60~120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10月27日、11月3日播期下以120~180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通过对播种期和密度的组合分析,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在10月中上旬,播量60~120kg/hm2较为适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麦全生育期缩短,但缩短天数少于播期推迟天数,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提高成穗率。品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播期、播期与密度的交互作用达极显著。
- 王夏胡新孙忠富杜克明宋广树任德超
- 关键词:播期播量小麦群体性状
- 基于ARM-Linux和GPRS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被引量:21
- 2008年
-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嵌入式ARM-Linux和GPRS/CDMA技术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控系统,为偏僻分散条件下的农业对象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嵌入式监测设备采集农业现场环境信息,然后通过无线GPRS网络实时传送给远程服务器。经长时间运行和验证表明,系统已达到了实用的要求,在农业研究和生产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段志超杜克明孙忠富甘亚光韩华峰
- 关键词:ARM-LINUXGPRS/CDMA环境监测
- 冬小麦拔节后幼穗低温敏感期的鉴定被引量:28
- 2006年
- 利用移动式人工霜箱,进行了模拟霜冻害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冬小麦拔节期幼穗抗霜力随幼穗分化进程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幼穗分化期的推进,冬小麦幼穗的抗霜力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从雌雄蕊末期发育进入药隔前期,幼穗的抗霜力骤然下降,在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以及药隔期之后,抗霜力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表明药隔期之后为冬小麦幼穗分化的低温敏感期。品种抗霜性的鉴定适宜在药隔期开展。该研究结果对于抗霜品种的筛选以及霜冻害的防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曾正兵钟秀丽王道龙郭金耀赵鹏王晓光韩立帅
- 关键词:冬小麦幼穗分化期
- 晚霜冻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采用人工智能霜箱模拟自然界晚霜冻害过程,对大穗(s9538、兰考906)、中穗(豫麦21号、陕225)、多穗(临汾7203、鲁资0885299)类型的小麦品种在经历低温处理后产量因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穗型小麦(临汾7203、鲁资0885299)在经历晚霜冻害后比另外两类小麦表现增产,其中单株穗数较对照增加幅度最大(32.98%、37.19%),单株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6.36%、38.40%。千粒重在处理后都呈降低趋势,并且多穗型小麦(临汾7203、鲁资0885299)降低幅度最大,中穗小麦(豫麦21号、陕225)降低幅度最小。穗粒数在低温处理后中穗型小麦(豫麦21号、陕225)呈降低趋势,另外两类呈增加趋势,并且多穗型小麦(临汾7203、鲁资0885299)增加幅度最大。
- 任德超胡新黄绍华葛君赵敬领朱培培张福娟
- 关键词:晚霜冻害小麦穗型
- 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控关键技术与实践应用
- 针对农业环境信息数据获取的实际应用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GPRS/CDMA)与互联网(INTERNET)的对接技术,将监控现场数据(field data)通过无线远程传输,发...
- 杜克明孙忠富韩华峰王迎春贾倩
- 关键词:数据采集远程监控传感器GPRS/CDMA农业环境
- 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对不同熟期小麦幼穗发育时期与气象因子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表明:不同的气象因子对小麦幼穗发育的贡献不同,总体是负积温对小麦穗部发育贡献最大,积温、日照时数次之,降水贡献最小。相同的气象因子对不同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的影响也不一样。用得出的回归方程,能对3月下旬(低温敏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时期进行一定程度地预测。
- 任德超胡新黄绍华谢震熊坤黄建英孙杰
- 关键词:气象因子小麦发育时期黄淮麦区
- 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21
- 2009年
- 针对温室环境数据信息监控特点,本文进行了基于ZigBee协议的传感器节点技术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组成现场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网络汇聚节点与无线移动网络(GPRS/CDMA)和INTERNET的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远程传输至指定数据库服务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通过软件设置在需求时唤醒ZigBee网络节点,使监控设备具有组网灵活、拆移便捷等优点。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在数据采集和传输等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尤其是有效简化了现场设备安装与拆移等过程,使之更适合各类农业现场数据监控的需要。
- 韩华峰杜克明孙忠富赵伟陈冉梁聚宝
- 关键词:远程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室环境ZIGBEE
-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1年
- 为了研究吉林省水稻生育中后期低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低温处理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对水稻生产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吉林省水稻生产中后期的气候特点,对吉林省7个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空气低温处理,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低温与稻米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抽穗期,最小的是孕穗期;同时,不同水稻品种间耐冷性具有明显差异,低温处理下同一品种3种营养物质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与品种的耐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同一生育时期3种营养物质的降低幅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在水稻灌浆期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选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是增强水稻耐冷性提高水稻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 宋广树孙忠富王夏刘妍
- 关键词: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
- 温室环境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系统设计被引量:4
- 2008年
- 基于远程监控技术、Web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本文初步设计实现了一个温室环境诊断与管理系统。通过实时远程监控技术自动获取的现场数据,并结合历史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农业专家经验与知识,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温室的环境进行诊断与综合评价,进而为调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 吕永田杜克明孙忠富甘亚光
- 关键词:远程监控温室控制远程诊断无线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