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50)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 H指数:8 相关作者: 杨晓泉 朱建华 于淑娟 曲家妮 郑田要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基化对大豆7S球蛋白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Ⅱ) 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Maillard反应的机理,采用干热法分别制备出β-伴大豆球蛋白和不同分子量葡聚糖(67 kDa、150 kDa、500 kDa)的三种糖基化产物,从大豆7S球蛋白的热致凝胶性质出发,通过对不同链长糖基化产物的流变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研究,研究糖基化对于大豆7S球蛋白热致凝胶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葡聚糖以非共价键接入蛋白质肽链和以共价键接入的糖链所起的空间位阻作用给予大豆7S球蛋白热致凝胶体系的作用机制不同,并且以共价键结合的葡聚糖能够和蛋白质分子均匀的分布在凝胶网络结构中,不会引起相分离。 许彩虹 于淑娟 杨晓泉关键词:糖基化 葡聚糖 凝胶 伴大豆球蛋白亚基色谱分离和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色谱方法对伴大豆球蛋白组成3个亚基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并利用圆二色光谱对纯化得到的3个亚基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利用离子交换色谱(DEAE-sepharose fast flow,DEAE为二乙氨乙基)和金属螯合层析(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olumn,IMAC)相结合的方法,能将3个亚基组分完全分开,得到了能制备相对大量的3个亚基α′,α和β的稳定工艺,纯度为95%,回收率达75%。远紫外CD结果显示,在3个亚基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较少,但都具有较高含量的β折叠和无规卷曲;近紫外CD结果显示,3个亚基在制备过程中因为尿素的变性作用,都已经散失了三级结构。 袁德保 杨晓泉 黄科礼关键词:亚基 纯化 大豆乳清蛋白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的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SDS-PAGE电泳、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研究了大豆乳清蛋白(WSP)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0·6℃和89·4℃,对应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大豆凝集素的热变性温度;1%(w/v)的大豆乳清蛋白经80℃和100℃加热30min,会生成分子量约为270万Da的可溶性聚集体。 郑志雄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乳清蛋白 热变性 氯化钠浓度对亲脂性蛋白和7S蛋白分级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氯化钠浓度对大豆蛋白中亲脂性蛋白(LP)与7S蛋白分级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讨了氯化钠浓度对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低于100mmoL/L时,7S级分蛋白质得率会显著增加且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所得7s级分纯度也有所提高(特别是50mmol/L时);氯化钠浓度在0~100mmol/L范围内LP蛋白质得率几乎不受影响,但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各级分的热变性分析表明:7s组分的热变性温度不受氯化钠浓度的影响,但吸热峰焓值变化较大。当氯化钠浓度为50retool/L时对LP和7S的分级分离效果最好。 郑二丽 曲家妮 杨晓泉 吴娜娜 顾炜关键词:大豆蛋白 酰化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8年 为研究化学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性质的影响,采用乙酸酐和琥珀酸酐对SPI进行化学改性,研究酰化程度、pH、盐效应等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PI凝胶体的硬度在pH为6.0时最大,随着氯化钠或氯化钙浓度的增加,凝胶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乙酰化和琥珀酰化都可阻止SPI形成热致凝胶,离子强度对大豆蛋白凝胶的质构曲线有很大影响。 姚玉静 杨晓泉 唐传核 邱礼平关键词:乙酸酐 琥珀酸酐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性质 质构特性 大豆中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和抗癌效应 被引量:11 2008年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富含植物化学物质,如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传统营养理论认为这些植物化学物质是抗营养因子,然而近来研究显示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天然抗癌作用。以植酸和STI为例主要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分布、生理活性、抗营养效应及抗癌效应。 黄凯 郑田要 李聚海 滕紫 袁德保关键词:大豆 植酸 胰蛋白酶抑制剂 抗营养 抗癌 葡聚糖对大豆7S蛋白凝胶流变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小变形振荡流变及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葡聚糖分子质量对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动态黏弹性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黏弹性质随添加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于大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可以扩大其在葡聚糖/大豆7S蛋白混合体系中的空间占有体积和降低大豆7S蛋白的临界凝胶浓度所致。同时提高变温速率和葡聚糖分子质量对大豆7S蛋白凝胶黏弹性质有协同增加效应。增加葡聚糖分子质量7S蛋白凝胶结构逐步由相分离结构转变为互穿型蛋白-多糖双连续结构。 朱建华 杨晓泉 龚倩 王思远关键词:葡聚糖 凝胶 流变性质 微观结构 激光共聚焦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分级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对大豆粕进行不同热处理(湿热、干热和压热),研究热处理对大豆蛋白分级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热处理低温豆粕11S与7S分级不完全,高温豆粕蛋白质得率虽不及低温豆粕的1/2,但高温豆粕中11S与7S级分更易于分离。湿热处理对7S级分纯度影响较大,特别是90℃时7S级分纯度仅为(23.5±0.71)%、得率仅为未加热低温豆粕的1/14。干热处理(特别是70℃时)所得11S和7S级分纯度较高且蛋白质得率损失少。压热处理蛋白质得率大大降低。各级分的脂含量分析表明:高温豆粕IM和7S级分脂含量明显高于未加热低温豆粕。未加热低温豆粕的脂类主要集中于11S和IM级分,湿热处理使脂类向7S级分富集,70℃干热处理IM级分的脂含量最高。结果表明:70℃干热处理2 h的低温豆粕对大豆蛋白的分级分离效果较好。 曲家妮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蛋白 7S伴大豆球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对大豆11S球蛋白热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7S伴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对大豆11S球蛋白热聚集的影响。从浊度、ξ-电位、粒度、SDS-PAGE测定得出在30mmol/L Tris-HCl缓冲溶液中(含β-巯基乙醇),7S球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能够抑制11S球蛋白的热聚集,并且糖基化产物的抑制效果比未糖基化的7S球蛋白明显;7S球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抑制11S球蛋白热聚集的机理不同,7S球蛋白糖基化产物对11S球蛋白热聚集的抑制不是由于电荷的作用。 孙炜炜 于淑娟关键词:大豆11S球蛋白 糖基化 温度和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浓度对其亚基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用差示量热扫描(DSC)和SDS-PAGE电泳分析研究了温度和大豆分离蛋白(SPI)质量浓度对其亚基的影响。结果表明:SPI经80℃热处理后,其上清液中11S的A-B亚基间的二硫键未断开;100℃热处理后,A-B因二硫键断开而解离。SPI热处理时,当质量浓度达到60g/L以上,B和β亚基几乎完全沉淀,而A、α′和α亚基通过二硫键相互作用形成可溶性聚集物。该研究结果可为SPI生产中的热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叶荣飞 杨晓泉 林福珍 郑恒光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 温度 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