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007)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7
相关作者:许四祥侍海东李天甲张炳刚姚志生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熔液
  • 14篇
  • 8篇弱小目标
  • 7篇双目
  • 7篇双目视觉
  • 7篇图像
  • 6篇弱小目标检测
  • 6篇小目标检测
  • 6篇毛刺
  • 6篇目标检测
  • 6篇机器人
  • 6篇板坯
  • 6篇DM642
  • 5篇STUDIO
  • 4篇等离子
  • 4篇ROS
  • 4篇COMPOS...
  • 4篇DSP
  • 3篇MATLAB
  • 2篇因果

机构

  • 37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34篇许四祥
  • 11篇侍海东
  • 8篇李天甲
  • 8篇张炳刚
  • 7篇姚志生
  • 6篇王洋
  • 2篇陶兆胜
  • 2篇高培青
  • 1篇单建华
  • 1篇王彪
  • 1篇王丽华
  • 1篇郭宏晨
  • 1篇刘云龙
  • 1篇杨阳
  • 1篇张晓飞
  • 1篇李晨晨

传媒

  • 4篇安徽工业大学...
  • 3篇红外技术
  • 3篇铸造
  • 3篇轻金属
  • 3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光学技术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改进ORB算法的双目视觉测距方法被引量:11
2021年
针对传统基于特征点图像匹配算法误匹配率高和双目视觉系统测量精度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RB算法的双目视觉测距方法。首先采用引导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FAST检测得到的特征点作为中心,得到围绕该特征点的区域,将该区域进行分割,分别求出左右区域的质心坐标,根据两质心坐标进行主方向的确定;再采用Sobel算子计算出像素点水平和垂直梯度,比较每个像素点对之间水平与垂直梯度中的较大值,把比较结果串成一个二值位字符串的形式,从而形成描述符,采用汉明距离进行匹配;最后在测量阶段用二维二次函数拟合的方法获得特征点的亚像素坐标,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获得对应特征点的空间三维坐标,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尺寸。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算法的匹配精度较传统ORB算法提高35.25%,同时测量的最低相对误差达到0.428 4%,满足测量要求。
宋超群许四祥许四祥化猛奇
关键词:双目视觉特征点匹配函数拟合
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的关键问题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稀疏表示是一种高效的图像表示方法,且稀疏系数具有很好的稀疏性和可扩展性。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能够提高识别率,增强鲁棒性。针对人脸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的方法、识别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稀疏表示人脸识别中,光照变化,可以通过增加不同光照的人脸图像训练样本解决;遮挡腐蚀,可以通过用加入误差字典来扩展过完备字典解决;姿势变化或未对准,可以通过对输入图像进行线性结构迭代变换解决;利用稀疏集中指数可以实现图像是否有效的判断。指出采用稀疏表示同时处理对准和连续遮挡的人脸图像识别,及识别准确性与实时性的提高是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单建华张晓飞
关键词:人脸识别压缩感知鲁棒性
基于DSP/BIOS图像处理的弱小目标检测被引量:8
2017年
以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平台实现图像处理的应用开发一般较复杂,不利于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的检测。为提高检测程序执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基于DSP/BIOS图像处理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以高性能数字媒体处理器DM642为核心,以DSP/BIOS内核和动态调用API函数为辅助,以工业现场复杂镁熔液中弱小目标检测为载体,并通过数字I/O口的输出信号来判断检测的目标。经过不同条件下400次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检测率高达90.5%,与单线程DSP检测算法相比,检测率提高了11.04%,检测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
王忍宝许四祥李天甲翟健健
关键词:图像处理弱小目标检测DSP/BIOSDM642
镁熔液第一气泡随机析出的图像检测方法
2015年
针对镁熔液第一气泡随机析出图像的检测问题,借助信息熵、纹理、局部信杂比等复杂度因子来定量地描述第一气泡在不同位置析出时邻域背景复杂度和全域背景复杂程度。通过分析背景复杂度高低,设计通用的图像检测方法,研究镁熔液第一气泡随机析出图像检测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气泡在第一位置析出时邻域背景复杂度和全域背景复杂度均最大,且背景复杂度高的图像检测方法适用于其他背景复杂度低的图像,为镁熔液第一气泡随机析出图像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张炳刚许四祥侍海东徐起兵
等离子去板坯毛刺机器人轨迹规划与仿真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传统连铸工况去毛刺设备的不足,提出了工业机器人搭载等离子去除板坯毛刺新方法,并使用SolidWorks正向设计专用的五轴机器人模型。根据机器人工作实际工况,分段规划其工作路径,并采用MATLAB对不同段轨迹进行仿真规划。接着将机器人模型导入ADAMS中,利用MATLAB轨迹仿真数据作为驱动函数对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等离子去板坯毛刺机器人轨迹规划的合理性,为后续本体的优化设计和控制的提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朱宝林许四祥郝奇江天琦
关键词:MATLABADAMS
工艺参数对镁熔液中氢气泡析出动力学的影响
2016年
针对高温镁熔液中氢气泡析出过程的可监控性难问题,利用建立的镁熔液氢气泡析出动力学模型分析多个因素对气泡析出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单因素法,设定不同初始半径、不同初始高度以及不同镁熔液温度的工艺参数条件,探究氢气泡的各项特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将特定工艺参数下的动力学方程在MATLAB中进行编程计算,得到气泡上浮速度、气泡半径及气泡上浮高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满足镁熔液-氢气泡相体系条件下,气泡初始形核高度及镁熔液温度对氢气泡析出变化影响较小,气泡初始半径对其析出影响较为显著。相同时刻下,氢气泡初始半径与气泡上浮速度、上浮高度都成正相关;且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随着气泡初始半径增大,气泡到达最大上浮速度的时间滞后性更大。
许四祥侍海东王忍宝张炳刚翟健健
关键词:工艺参数
基于双目视觉与ROS的机器人去板坯毛刺方法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传统钢铁行业板坯去毛刺方法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提出基于双目视觉定位的机器人去板坯毛刺方法。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框架下配置所需工作站的仿真模型;通过加速分割检测特征角点检测算法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最近邻、次近邻比值法得到匹配可靠性最高的角点,利用以角点为中心的圆形区域筛选轨迹规划所需的有效角点;根据双目视觉获取的有效角点三维信息对机器人切割作业进行轨迹规划。结果表明,该方法便捷有效,角点定位准确,测量误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完整地模拟双目视觉机器人切割板坯毛刺的历程,验证了双目视觉用于引导机器人去除板坯毛刺的可行性。
化猛奇许四祥许四祥宋超群
关键词:双目视觉
含氢量对铸造镁铝合金微孔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2015年
利用镁合金快速定量测氢仪和定量金相技术研究了含氢量对铸造镁铝合金微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镁铝合金熔液含氢量的增加,微孔的量增多,同时试样密度减小。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镁熔液含氢量越低,铸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有较大地提升。
高培青许四祥侍海东
关键词:含氢量微孔力学性能
最小一乘和区域生长分割在镁熔液弱小气泡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镁熔液图像背景十分复杂,为了检测出镁熔液图像中的弱小气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一乘准则和区域生长分割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最小一乘准则和遗传算法对镁熔液图像进行背景预处理,再运用区域生长对检测到镁熔液图像中的气泡目标进行分割。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地检测出弱小气泡。
徐起兵许四祥张炳刚侍海东杨阳
关键词:最小一乘遗传算法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镁熔液弱小目标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镁熔液图像中弱小目标不易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第一气泡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的函数回归特性对原图像进行背景逼近;再重构两帧残差图像并对其进行帧差运算;最后通过所提出的阈值分割方法处理并利用形态学开运算识别第一气泡。与BP神经网络背景预测算法对比,SVR算法所获取的帧差图像在信噪比和信噪比增益方面分别提高了17.67%和17.69%,且在实时性方面较优。
张炳刚许四祥侍海东徐起兵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回归阈值分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