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304016)

作品数:42 被引量:11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鸣赵洪华魏镇韩张国敏宋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军事

主题

  • 29篇网络
  • 11篇拓扑
  • 9篇网络测量
  • 4篇因特网
  • 4篇拥塞
  • 4篇拥塞控制
  • 4篇时延
  • 3篇自相
  • 3篇自相似
  • 3篇拓扑推断
  • 3篇网络层
  • 3篇网络层析成像
  • 3篇网络拓扑
  • 3篇分布式
  • 3篇HOC网
  • 3篇HOC网络
  • 2篇端到端
  • 2篇异常检测
  • 2篇拥塞控制机制
  • 2篇用户

机构

  • 44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9篇陈鸣
  • 13篇赵洪华
  • 8篇魏镇韩
  • 7篇宋丽华
  • 7篇张国敏
  • 7篇仇小锋
  • 5篇王海涛
  • 4篇邢长友
  • 3篇钱叶魁
  • 2篇白华利
  • 2篇周骏
  • 2篇裴凌波
  • 2篇张睿
  • 2篇王娜
  • 2篇倪明放
  • 2篇熊焕
  • 2篇杨扬
  • 2篇郝继红
  • 2篇梁文
  • 1篇周胜军

传媒

  • 9篇解放军理工大...
  • 6篇通信学报
  • 4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电信科学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青...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移动探针构造端到端故障诊断系统被引量:1
2006年
将具有网络测量智能的探针移动到用户端系统中,再通过Web浏览器控制其测试参数并显示测试结果,这种端到端故障诊断系统能够方便、迅速地诊断出网络故障,结合使用网络测量策略系统更容易改变测试条件和增加测试功能.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端到端故障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讨论了其实现技术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陈鸣周骏常强林高屹
关键词:网络测量故障诊断系统端到端探针
网络层析成像技术在网络拓扑推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网络层析成像是根据端到端的测量,通过反演推断获取网络的内部特性。层析成像技术不需要网络内部节点的合作,只需要选择一组接收节点即可完成对网络内部特性的推断,利用网络层析成像技术可以解决网络内部节点不合作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网络层析成像在网络拓扑推断中的测量方法和推断方法,对比了当前的测量方法和推断方法。根据当前的研究讨论了网络层析成像在拓扑推断中的技术难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赵洪华陈鸣仇小锋
关键词:网络层析成像DBT
网络流量分布的双模态模型被引量:7
2008年
提出了流量分布的3个命题并进行了解析。指出了因特网当前普遍具有的高带宽—低带宽—高带宽的网络结构对流量分布具有的整形作用,提出了整形算子的概念;分析了主干网上在次秒级尺度泊松分布的形成机理,提出了自相似分布和泊松分布之间的双模态模型,并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对当前的流量分布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对网络结构设计、拥塞控制机制、准入控制及QoS等研究有重要作用。
陈鸣裴凌波梁文
关键词:网络流量自相似泊松分布
半开连接性能指标的测量
2005年
测量半开连接的性能指标有助于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TCP性能,为改善服务器的性能以及策划应对网络攻击的解决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提出了测量半开连接性能指标的2种方法:单连接多次测量和多连接单次测量。前者通过单一连接反复多次的测量获得部分性能指标,而后者一次性发送多个连接请求获得结果。2种测量方法均可获得相当精度的半开连接性能指标,它们各有优缺点。
仇小锋陈鸣
关键词:超时SYN
一种提高网络监测效率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网络可用性和网络性能是网络监测系统主要监测的对象,目前国内外的网络监测系统大都采用综合监测网络性能和网络可用性的方法。本文分析了综合监测方法的特点,指出了综合监测方法在监测网络可用性时存在的问题,尤其当网络规模扩大时,这种问题更为严重,由此提出了一种分离监测网络可用性和网络性能的方法SNPNA。数学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SNPNA能够提高网络监测效率。
赵洪华陈鸣
关键词:网络可用性网络性能网络监测
亚太区域的因特网拓扑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为分析因特网区域路由器级拓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kitter数据的区域拓扑获取方法。利用ICANN提供的IP地址分配信息,通过检索CAIDA提供的Skitter数据,提取其中位于特定区域的IP路径,根据域名进行别名解析并最终生成区域拓扑信息。分析对比了亚太4个主要国家的路由器级拓扑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国家的网络拓扑在多个测度上均表现出相似的性质。与AS级拓扑的结论不同,幂率不能在严格意义上描述亚太主要国家网络拓扑的度分布。日本的网络规模较大但其平均路径长度较小。
魏镇韩陈鸣赵洪华
关键词:因特网拓扑
基于网络测量和模糊控制技术的拥塞控制机制被引量:8
2006年
为向端系统反馈及时准确的网络状态以提高TCP效率,同时避免主动队列管理(AQM)机制的诸多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测量的拥塞控制机制———利用分布在网络中的测量设施监测主干链路,再根据链路性能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指导端系统选择适当的FAST控制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承受更大的负载压力,达到高吞吐量,并能稳定排队时延,在高速网络中比AQM机制更稳定、更公平.相比突发性的W eb流量来说,该机制更适用于类似P2P等数据量大、连接持续时间长的流量的拥塞控制.
宋丽华王海涛陈鸣
关键词:网络测量模糊控制拥塞控制吞吐量排队时延
ISP拓扑测量中的源点部署方法
2008年
ISP拓扑测量中合理部署测量源点对于获取完整的网络拓扑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基于拓扑已知的假设来讨论该问题,然而在拓扑未知情况下如何部署测量源点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ISP网络组成特点,提出了"城市覆盖"的源点部署方法。配合适当的目标集合,该方法能从理论上保证ISP拓扑中骨干链路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源点部署方法在发现ISP骨干链路方面是有效的。
魏镇韩陈鸣
关键词:IP网络拓扑测量
一种提高光纤脉冲磁场传感器稳定性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琼斯矩阵法推导了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纤脉冲磁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表达式,分析了磁光晶体中线性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消除线性双折射对测量影响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减小温度对圆双折射影响的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0 15%.
裴波周胜军李玉泉
关键词:脉冲磁场光纤传感稳定性
Ad hoc网络时钟同步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由于ad hoc网络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且不同的应用具有不同的同步要求,没有一种时钟同步协议可以适应各种情况。在分析了网络时钟同步困难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adhoc网络应用,探讨了不同应用环境下时钟同步协议的特殊性,并介绍了现有典型的adhoc网络时钟同步协议。最后,针对adhoc网络时钟同步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
董超田畅倪明放
关键词:时钟同步HOC网络网络应用时钟同步协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