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34)

作品数:21 被引量:264H指数:11
相关作者:牛世全朱学泰孔维宝达文燕李海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放线菌
  • 8篇盐碱
  • 8篇盐碱土
  • 8篇碱土
  • 8篇根腐
  • 8篇根腐病
  • 7篇黄芪根腐病
  • 6篇土壤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盐碱土壤
  • 4篇河西走廊
  • 4篇病菌
  • 4篇病原
  • 3篇抑菌
  • 3篇拮抗放线菌
  • 3篇活性
  • 3篇发酵条件
  • 3篇发酵条件优化
  • 3篇杆菌

机构

  • 21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兰州现代职业...

作者

  • 21篇牛世全
  • 6篇朱学泰
  • 5篇达文燕
  • 5篇孔维宝
  • 4篇李海云
  • 4篇耿晖
  • 3篇韩彩虹
  • 3篇龙洋
  • 2篇韩建山
  • 2篇张爱梅
  • 2篇赵丹
  • 2篇胡山
  • 2篇李静
  • 1篇惠娜娜
  • 1篇胡磊

传媒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西走廊盐碱土中未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构建基因的克隆文库,研究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显示,164个阳性克隆分归于50个OTUs,系统发育分析得出这50个OTUs分属于放线菌目的7个亚目,分别是丙酸杆菌亚目、假诺卡氏亚目、棒杆菌亚目、微单孢菌亚目、链霉菌亚目、微球菌亚目和链孢囊菌亚目,其中微球菌亚目为克隆文库中的优势种群,占总克隆数的37.2%.还有一部分克隆属于放线菌门的未知种群,占总克隆数的14.01%.未趋向于平缓的稀释性曲线表明该区域的盐碱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较高.
牛世全龙洋李海云李渭娟胡山
关键词:盐碱土壤放线菌克隆文库多样性
两种放线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制备方法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制备放线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的两种方法液氮研磨法及TE煮沸法。[方法]以从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分离鉴定的8属16株菌为材料,包括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Ⅳ23-3-4、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Ⅴ22-5-1、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Ⅸ5-4-3、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Ⅱ23-4-1、放线多孢菌属(Actinopolyspora)Ⅳ8-2-5、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Ⅱ8-4-3、链单孢菌属(Streptomonospora)DA01305、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3401、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1408、链霉菌属蓝色类群DA09140、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1308、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DA05213、链霉菌属蓝色类群DA11417、链霉菌属粉红孢类群DA04401、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DA04402、链霉菌属球孢类群DA04307。对两种方法制备的PCR模板进行16S rDNA的扩增,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得到比较清晰的目的条带,但TE煮沸法简化了放线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制备的过程,可用于高通量放线菌PCR模板的快速制备。[结论]该研究为大批量菌株的快速鉴别和系统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牛世全胡娇龙达文燕
关键词:放线菌PCR模板
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随着大气氮沉降现象加剧,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严重;氮沉降改变了土壤氮库的特征,也影响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了近20年来国际上有关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方面研究的特征、前沿、热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自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选取2001~2020年间发表的有关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方面的研究论文,从国家、学术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和学科类别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阐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结果】结果表明,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发文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而发文量最大的学术机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领域集中在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农学等学科,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学科融合趋势。【结论】目前有关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方面的研究趋向于探究氮沉降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对大气氮沉降响应机制。
杨阳李海亮虞凡枫牛世全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微生物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抗马铃薯干腐病放线菌的筛选鉴定被引量:13
2017年
研究了从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56株放线菌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及活体组织法筛选拮抗菌,对其进行形态及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A06225对靶标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平板初筛抑菌带为5.03cm,发酵滤液复筛抑菌率为54.45%,发酵液处理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病斑直径扩散,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效为65.45%.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牛世全李渭娟李海云惠娜娜龙洋
关键词:放线菌盐碱土抑菌活性
黄芪根腐病生防放线菌筛选鉴定及其优化培养被引量:16
2016年
为获得对黄芪根腐病具有强抗菌活性的生防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分离于河西走廊盐碱土中的172株放线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获得优菌株DA4-4-1,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并根据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DA4-4-1对黄芪根腐病的2种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solani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20.16 mm和19.33 mm,抑菌率最大分别为34.62%和32.44%。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DA4-4-1鉴定为链霉菌属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uirus。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NH_4)_2SO_4,其优化条件为麦芽糖15 g/L、(NH_4)_2SO_4 0.5 g/L、NaCl 10 g/L、pH 7,在此条件下菌株DA4-4-1的抑菌率可达到86.72%。表明菌株DA4-4-1是1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和开发应用潜力。
牛世全耿晖阎薇如韩彩虹朱学泰达文燕
关键词:根腐病河西走廊盐碱土放线菌
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22
2019年
【背景】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黄瓜专化型引起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严重制约着黄瓜产业的发展。【目的】从河西走廊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黄瓜枯萎病病菌有良好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菌株,探究其分类地位及其最优发酵条件。【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分离放线菌,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其最优发酵配方及培养条件。【结果】菌株16-3-10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菌株,最优发酵配方(g/L):小米10.0,乳糖20.0,蛋白胨1.0,NaCl 5.0,CaCO3 6.0,最优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C,装瓶量50/250 mL,培养3 d,起始pH 10.0,抑菌率达82.50%,比优化前增加153.43%。【结论】菌株16-3-10对黄瓜枯萎病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彦牛世全郑豆豆周璇朱学泰孔维宝韩建山张爱梅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菌放线菌
黄瓜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A7-3-14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8
2022年
以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9株细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所筛选的拮抗菌,研究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防效,以期得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敦煌地区盐碱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9株拮抗细菌,其中菌株A7-3-14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22%,菌株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盆栽防效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8.14,防治效果达到69.77%。表明分离到的芽孢杆菌菌株A7-3-14可以用于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虞凡枫赵进孙铭悦樊子婧陈芳牛世全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菌芽孢杆菌
一株当归根腐病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从河西走廊盐碱土中分离得到的多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中,筛选当归根腐病拮抗菌株,为当归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适合的菌种资源.采用平板对峙、琼脂扩散法筛选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法确定菌株分类学地位;以活性物质稳定性试验为基础,设计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A17-2-1具有较好的当归根腐病拮抗活性,且抗菌谱较广,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活性物质在高温、强碱及紫外照射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优培养条件为pH8.5、温度32℃、氯化钠含量0.5%,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菌株A17-2-1菌悬液在波长600 nm处吸光度值为1.360,且在该条件下对两株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1.01%以上.
牛世全孙铭悦马凯丽虞凡枫赵进
关键词:拮抗菌株
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盐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93
2017年
【目的】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9个盐碱土壤样品(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农田土)为材料,研究该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方法】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应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分布在河西走廊3个流域的9个盐碱土样品中共获得325 089条微生物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冗余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原生盐碱土与次生盐碱土、原生盐碱土与农田土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较大,次生盐碱土与农田土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小。土壤p H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最显著。多样性指数和稀释性曲线分析得出,在9个土壤样品中,S6号Shannon指数最大,S1号Shannon指数最小,S1号Simpson指数最大,S6号Simpson指数最小,说明原生盐碱土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次生盐碱土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盐碱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包括9个门,其中变形菌门占主导地位,其余依次是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原生盐碱土和农田土中占优势的微生物群落是变形菌门,次生盐碱土中占优势的微生物群落是放线菌门。【结论】河西走廊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类群,尤其是在次生盐碱土壤中。
牛世全龙洋李海云达文燕胡山李渭娟朱学泰孔维宝
关键词:ILLUMINA盐碱土河西走廊
一株抗黄芪根腐病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从河西走廊敦煌盐碱土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拮抗黄芪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细菌,以期能为黄芪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拮抗菌,通过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类学鉴定;对其产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探讨其抑菌谱与稳定性;用有机溶剂进行抑菌物质的初步提取和抑菌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从20株细菌中,初筛获得了抑菌率高于50%的5株细菌,经过复筛得到抑菌圈直径达到3.78 cm的菌株7-2-3-4,其对包括尖孢镰刀菌在内的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拮抗效果,经鉴定菌株7-2-3-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为LB培养基、装液量100 mL每250 mL、接种量5%、初始pH 7、发酵时间15 h.菌株7-2-3-4在温度-20~121℃、pH 2~12、紫外照射时间0~60 min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选择不同的有机溶剂处理无菌发酵液,甲醇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物质初步鉴定为脂肽类.
牛世全李静张雪莹赵进樊子婧
关键词:芽孢杆菌黄芪根腐病抑菌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