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32)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5
- 相关作者:程康华刘幸平崔爱玲翟炜张丽丽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Origin软件在物理化学实验绘图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以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为例,利用Origin软件对物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消除了传统手工绘图中的误差,得到的图形清晰美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吕翔刘幸平马宏跃
-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ORIGIN
- 5-甲基多菌灵的防霉性和抗流失性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开发防霉效果优良的木材用防霉剂,对2-氨基甲酸甲酯苯并咪唑(多菌灵,MBC)进行改性,得到2-氨基甲酸甲酯-5-甲基苯并咪唑(MMBC)。经检测MMBC处理材的防霉性和抗流失性,结果表明:MMBC的防霉性优于传统防霉剂五氯酚钠,且流失率较改性前有所降低。
- 崔爱玲黄涛翟炜程康华
- 关键词:多菌灵改性防霉性抗流失性
- 水载型复合木材防腐剂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被引量:11
- 2016年
- 选择己唑醇衍生物(Hex-1)、戊唑醇、氯菊酯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水载型复合木材防腐剂。用4.76%Hex-1、4.76%戊唑醇、0.48%氯菊酯、30%有机溶剂和20%乳化剂的配方,在乳化时间30 min、乳化温度25℃、搅拌速度6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乳化,得到均相、透明的水载型木材防腐剂。对防腐剂粒径、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抑菌性能进行考查,结果表明:防腐剂粒径分布在10~100 nm,在±2℃的低温条件和(54±2)℃的高温条件下,防腐剂稳定、稀释性好;在-18℃下冷冻,融化后能恢复均相透明状态,且稀释稳定性无明显变化。防腐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效果与相同质量分数油载型防腐剂相当。
- 倪洁张丽丽程康华
- 关键词:木材防腐剂戊唑醇氯菊酯抑菌效果
- 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寻找高效的有机类木材防腐剂,探索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参考戊唑醇的化学结构,合成了9个1-(1H-1,2,4-三唑-1-基)-2-叔丁基-3-取代基-2-丙醇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 NMR等确证;在目标化合物质量分数为0.5%~2%范围内,采用滤纸片法对4种常见的木材腐败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位取代苯基的引入有利于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目标化合物对所选黑霉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化合物4f对绿色木霉、木腐菌均抑制能力与戊唑醇相当。
- 李靖刘幸平程康华崔爱玲翟炜燕乐乐
- 关键词:三唑三唑醇防腐性能
- 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的防腐性能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碘代丙炔基正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为了提高IPBC用于木材保护处理的抑菌性、防腐和防霉性能,合成4种IPBC衍生物。结果表明,其中3-碘代-2-丙炔-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1)和3-碘代-2-丙炔基-3,4-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2)的防腐性能优于IPBC,但差于对照试剂戊唑醇。衍生物1的防霉效果优于IPBC,但略差于对照试剂五氯酚钠;衍生物2的防霉效果优于IPBC和五氯酚钠。
- 翟炜何深远崔爱玲程康华
- 关键词:防腐性防霉性
- 三唑类杀菌剂的合成工艺及其抑菌性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三唑类杀菌剂在木材保护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了开发一种合成路线短的三唑类杀菌剂——1-(1H-1,2,4-三唑-1-基)-2-叔丁基-3-(4-氯苯氧基)-2-丙醇,探讨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化合物产品收率的影响,并检测其抑菌性。结果表明,依据试验得出的优化工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收率高达62%,目标化合物对所选霉菌和木腐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 李靖刘幸平程康华翟炜崔爱玲燕乐乐
- 关键词:三唑类化合物合成工艺抑菌性
- 基于TG-FT IR分析的木屑热解机理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 IR)方法考察了木屑的热解规律,选择Kissinger和Ozawa 2种算法对木屑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考察了木屑热解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及热解终温为950℃的热解条件下,木屑底物的失重率维持在77%~83%,且热解产物以气相产物为主,包括CO2、CH4、CO等;当温度高于200℃时,底物出现明显的热解过程,最高失重率下对应的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Kissinger和Ozawa 2种算法得出木屑热解反应活化能E分别为130.14和133.21kJ/mol,频率因子lnA分别为26.28和26.47min-1。木屑热解较理想的热解温度应控制在700℃以上,此时热解产物以CO、CO2、CH4、H2气体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CO体积分数迅速下降,H2体积分数迅速上升,CO2和CH4的体积分数基本不变。木屑固定床热解实验结果与其TG-FT IR的结果基本一致。
- 顾晓利马旭李丽鲜程康华李忠正肖睿
- 关键词:木屑热解动力学
- 不同流型下能量转化方程的伯努利演示实验验证
- 2011年
- 通过伯努利演示实验的机械能转换演示设备,既使学生观察到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时,各截面上静压的变化;又可对不同流型下伯努利方程的公式变化加深理解,进而验证了流体流动能量方程的正确性。
- 顾晓利何明史以俊程康华李忠正
-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流体伯努利方程
- 粉唑醇的化学改性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提高粉唑醇的杀菌广谱性以及对木材腐朽菌和绿色木霉等霉菌的杀菌活性,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经傅克反应、羰基环氧化反应、开环反应得到5种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质谱( 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证。抑菌实验表明,质量分数在0.5%~2%范围内,相同质量分数时,α-(2,4-二氯苯基)-α-(4-氯苯基)-1-氢-1,2,4-三唑-乙醇(3b)和α-(2,4-二氯苯基)-α-(4-甲苯基)-1-氢-1,2,4-三唑-乙醇(3d)对绿色木霉的抑菌效果均优于粉唑醇,3b对彩绒革盖菌、密粘褶菌的抑菌效果与粉唑醇相当。
- 王丽何深远程康华王蓓张丽丽马耀进
- 关键词:粉唑醇化学改性抑菌效果
- 己唑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提高己唑醇的杀菌广谱性以及杀菌活性,参考己唑醇的化学结构,以戊酰氯和取代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Corey—Chaykovsky环氧化反应、开环反应得到8种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选取常用木材腐朽菌——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乳白耙齿菌)、褐腐菌(密粘褶菌、绵腐卧孔菌)和霉菌——黑曲霉作为实验菌株,采用滤纸片法研究8种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0.5%~2.0%范围内,除化合物A4、A5外,其余化合物对彩绒革盖菌、乳白耙齿菌、密粘褶菌、绵腐卧孔菌和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抑菌能力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通过与己唑醇对照可知,化合物C3总体抑菌效果最好,并优于己唑醇;化合物C2对腐朽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己唑醇,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弱于己唑醇;化合物A1、A2、A3、C1的抑菌效果均弱于己唑醇;化合物A4、A5对木材腐朽菌和霉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可见,卤素(F、CI)对苯环2,4-二位上的取代、叔醇碳上异丁基的引入均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王蓓张丽丽倪洁许如庆程康华
- 关键词:木材腐朽菌霉菌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