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208)

作品数:20 被引量:130H指数:7
相关作者:徐志强涂亚楠王楠郑剑平杨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7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水煤浆
  • 10篇煤浆
  • 8篇褐煤
  • 6篇稳定性
  • 4篇微波
  • 4篇分散剂
  • 4篇成浆
  • 4篇成浆性
  • 3篇微波场
  • 3篇含氧官能团
  • 2篇石油焦
  • 2篇水焦浆
  • 2篇萘系
  • 2篇温度
  • 2篇流变性
  • 2篇界面改性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2篇分析仪
  • 2篇改性

机构

  • 1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淮北矿业集团
  • 1篇北京英特珂玛...

作者

  • 9篇徐志强
  • 7篇涂亚楠
  • 6篇王楠
  • 4篇杨虓
  • 4篇郑剑平
  • 3篇王浩
  • 3篇曹志华
  • 3篇孙阳阳
  • 2篇王卫东
  • 2篇曾鸣
  • 2篇孙南翔
  • 2篇张瑞杰
  • 2篇柴志方
  • 2篇卢超
  • 1篇蔡斌
  • 1篇曲思建
  • 1篇胡廷
  • 1篇张成联
  • 1篇杨蛟洋
  • 1篇朱林丰

传媒

  • 4篇煤炭技术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煤炭学报
  • 2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选煤技术
  • 1篇Journa...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中杂物智能分选系统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为解决煤炭分选过程中杂物对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集煤中杂物智能识别、定位和分拣于一体的杂物智能分选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基于语义分割的像素级杂物识别模型,计算成本比标准卷积网络模型降低8~9倍;构建了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机械手精准抓取策略,能够避开干扰物,实现硬质物料、轻质物料抓取点的精确选择。在涡北选煤厂的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杂物检测准确率为96.647%,机械手分拣成功率为94.759%,系统分拣率为91.640%,能够高效除去煤中杂物,提高了杂物分选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王卫东张康辉吕子奇薛峰徐志强刘峰李佰云杨永强
关键词:机器视觉
分散剂对水焦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提高水焦浆(PCWS)的稳定性,分析了不同分散剂对石油焦成浆性及制备的水焦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焦的成浆性较好,定黏浓度较高,其中KY33分散剂的分散降黏效果最好,定黏质量分数为69%左右,用量仅为0.7%;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水焦浆的表观黏度先增大后减小,流动特性指数n值则先减小后增大,最佳药剂量对应的浆体黏度最小,胀塑性最强。分散剂的种类对于水焦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不同。采用KY33和腐植酸系分散剂时,稳定性均较差;采用木质素系分散剂制备的水焦浆屈服应力最大,K值和胀塑性居中,析水率低,沉降区的焦粉颗粒聚结程度低,底部产生硬沉淀时间晚,稳定性相对较好。
孙美洁郑剑平楚天成卢超曹志华
关键词:分散剂石油焦成浆性流变性稳定性
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选取了3种不同处理程度的焦化废水及清水与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制浆试验,研究了成浆特性、温变特性和燃烧特性。由制浆试验发现,原液的制浆效果最好,清水与稀液相当,浓液最差。由温变试验发现,随着浆体温度的提高,废水煤浆的表观粘度迅速降低,但利用较低阶煤样制备的废水煤浆的温度超过特定值后表观粘度又会提高。由燃烧特性试验发现,各种废水煤浆均可正常燃烧,但浓度过低时会延长燃尽时间,这与试验环境有关。最后从成本、热值和流变性角度讨论了焦化厂利用水煤浆技术处理废水的煤种及欲处理废水的选择。
徐志强涂亚楠孙南翔蔡斌朱林丰杨蛟洋杨刚
关键词:焦化废水水煤浆流变性燃烧
Experimental study on slime water flocculation sediment based on the montmorillonite hydration expansion inhibition被引量:1
2013年
Through the montmorillonite settlement experiment in the clear water and electrolyte solution, the influence of slime water settling character was studied in clear water and different electrolyte solution, the montmorillonite's hydration ex- pansion effectively restrained was verified, the process method to wash coal with the electrolyte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re- 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lution of 10 g/L KC1 is optimal inhibitor on the montmorillonite in the tested three kinds of electrolyte solution. With the contrast test in clear water and electrolyte solution, two reagent adding way can be selected in KC1 solution: one way is to add PAM separately, the effectively sedimentation can be made with simply 0.1% anion; the other way is the co- ordination with polymeric aluminum and PAM, the anionic of PAM and polymeric aluminum are 0.02% and 0.5% respectively. However, in clear water, the polymeric aluminum must be joined together with the anionic PAM, and the amount of the PAM reaches 0.5%, which is 25 times as great as that in KCL solution. The field work with raw coal further verifies the above con- clusions further.
Wei-Dong WANG Hui-Feng WANG Jun-Tao SUN Yuan SUN
关键词:MONTMORILLONITEELECTROLYTE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水焦浆的稳定性被引量:14
2016年
采用静置观察法与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相结合研究了粒度分布、分散剂和黏土矿物对水焦浆(PCW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WS中焦粉粒度越大,沉降末速越大,稳定性越差,但成浆浓度较高。木质素系分散剂能够使得复合焦粒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有效地阻止焦粒间的聚结,显著提高水焦浆的稳定性;蒙脱石在水中易于细分散并吸水膨胀,使焦粒的密度逐渐接近于水的密度,阻碍焦粒的沉降,进而提高水焦浆的稳定性。选择平均粒度为41.47μm的石油焦粉,采用木质素系分散剂配以少量蒙脱石作为添加剂,制备的水焦浆浓度可达66.60%,静置15d内既不产生沉淀,又不发生析水分层,TSI值仅为0.1左右,具有良好的静态稳定性,有利于水焦浆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孙美洁郑剑平王浩王楠孙阳阳楚天成
关键词:石油焦粒度分布黏土矿物稳定性
微波提质褐煤复吸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高效地脱除褐煤中的水分,调控褐煤的界面稳定性,以提高褐煤的品质,将同一微波功率辐照处理后的褐煤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中和不同微波功率辐照处理后的褐煤在同一环境中分别进行复吸试验,探索微波提质后褐煤的复吸机制,并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改变处理条件对褐煤的复吸特性进行有效调控。试验表明,褐煤复吸的过程包括扩散和吸附2个环节。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水蒸气的扩散快,褐煤复吸严重。吸附包括水蒸气与褐煤界面上的极性含氧官能团间的准化学吸附和水蒸气与褐煤表面的吸附,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决定褐煤复吸的初始阶段,比表面积是影响褐煤复吸的主要因素。高低功率的配合以及热力预干燥和微波辐照联用的方法均可以经济有效地提高褐煤的界面稳定性,抑制褐煤的复吸。
徐志强杨虓任阳光王楠
关键词:褐煤复吸含氧官能团
基于Model-fitting法褐煤自燃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2016年
针对褐煤脱水后容易自燃的特性,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褐煤自燃过程的动力学。在热重分析仪上,褐煤呈现脱水失重阶段、吸氧阶段、受热分解阶段以及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其中受热分解阶段氧化反应剧烈,是褐煤自燃的主要诱因。
杨虓王楠孙阳阳曹志华
关键词:褐煤自燃动力学
影响煤成浆性的机理因素分析与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现有煤成浆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孔隙率和表面特性是影响煤成浆性的实质上的机理因素,并以蒙东褐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105℃空气氛围干燥3h后,干燥煤的成浆性变差,其主要原因是干燥过程导致的煤比孔容和比表面的提高;与之相对的,干燥煤接触角变大,说明单纯采用接触角测量数据推断煤成浆性是不严谨的。
张成联涂亚楠
关键词:水煤浆煤质成浆性孔隙率表面特性
微波场下煤泥水沉降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将煤泥水在微波场下做预处理,探讨微波能量场对煤泥水自然沉降以及与絮凝剂协同作用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试样自然沉降改善明显,与絮凝剂的协同作用可将最佳药剂量从1.25 m L降低到0.75 m L,达到了降低药耗、提高沉降速度的目的。
王楠王卫东郭庆齐佳楠刘翔宋佳利付胜
关键词:微波煤泥水絮凝
基于微波提质技术褐煤成浆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提高褐煤成浆浓度,考虑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2个因素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选取3个不同输出功率以及3个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处理蒙东褐煤,微波辐照后的煤样及原煤分别制备水煤浆。通过静态氮吸附仪对不同功率微波辐照及原煤煤样孔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含氧官能团的数量,探究微波辐照提高褐煤成浆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辐照功率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褐煤水分迅速下降,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褐煤孔隙结构也得到改善。褐煤最大成浆浓度由50.16%提高到53.44%,水煤浆的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王楠任阳光王亚茹徐志强肖光远卢超
关键词:微波褐煤水煤浆含氧官能团孔径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