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GG10002007)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兆明刘树伟王守安刘超孙博更多>>
相关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莆田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图像后处理
  • 2篇图像后处理技...
  • 2篇左肺
  • 2篇静脉
  • 2篇后处理
  • 2篇后处理技术
  • 2篇肺静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上叶
  • 1篇左肺上叶
  • 1篇肺段
  • 1篇肺上叶
  • 1篇CT研究
  • 1篇MSCT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莆田学院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2篇王守安
  • 2篇刘树伟
  • 2篇张兆明
  • 2篇孙博
  • 1篇刘超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SCT后处理技术在左肺上叶肺段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左肺上叶肺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方法:利用Volume Wizard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160例成年男性肺部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左肺上叶肺段及亚段静脉的属支数目类型、配布特点,并依此探寻左肺上叶肺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方法。结果:1.V1+2存在率约为71.2%,V2+3出现率约为28.8%;V4和V5共干形成V4+5,占61.2%,38.8%的V4与V5单独汇入左肺上静脉。2.V1+2干、V1、V2外支、低位V2支、V2上支及V2尖支都可成为前段与尖后段的段间支;V3下部前支、中支、后支、前内支和前外支为上舌段与前段的段间支;V3尖支为前段与尖后段的段间支;V4和V4+5干为上、下舌段的段间支。结论:利用MSCT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辨识肺段静脉及其属支的配布情况,该技术可为肺段的划分提供帮助。
王守安张兆明刘树伟孙博
关键词:肺静脉肺段图像后处理技术
左肺上、下舌段静脉的多层螺旋CT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活体左肺上、下舌段静脉在多层螺旋CT上的配布规律。方法:利用Volume Wizard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160例成年男性肺部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重建,并分析左肺上叶上、下舌段及其亚段静脉的属支数目、类型和毗邻关系。结果:上舌段静脉(V4)和下舌段静脉(V5)共干形成舌静脉干(V4+5)者占61.2%,二者单独汇入左上肺静脉者占38.8%;V4、V5的属支一般有1-5条,多注入V4+5或单独注入左上肺静脉。另有少数V4注入V3,少数V5汇入左下肺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是活体研究肺静脉的理想方法;上、下舌段静脉的属支数目和走行差异较大。舌静脉干和v。多为上、下舌段的段间支,是上、下舌段的分界标志。
王守安张兆明刘树伟孙博刘超
关键词:肺静脉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