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9205) 作品数:18 被引量:184 H指数:7 相关作者: 骆有庆 刘春兴 徐华潮 吴小芹 叶建仁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政治法律 理学 更多>>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2014年 基因芯片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在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发现新基因、基因芯片绘制图谱及病原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邱秀文 吴小芹 黄麟 叶建仁关键词:基因芯片 DNA微阵列 DNA测序 美国有关生物入侵的州示范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2010年 生物入侵对美国所造成的环境、经济和健康等威胁已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除联邦立法以外,目前各州均已有相关立法,但综合性的专门立法尚缺。2004年美国环境法研究所草拟了生物入侵州示范法,希冀为各州的综合性专门立法提供一个基本范式。我国许多省级区域,包括北京在内同样深受生物入侵危害,但迄今综合性的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均欠缺。借鉴美国生物入侵州示范法,进行北京市生物入侵综合性地方立法,既可为首都生物入侵防控工作奠定法制基础,亦可为其他省提供参考,并最终为我国中央一级的生物入侵综合性专门立法提供试点经验。 刘春兴 徐平 刘海斌 温俊宝 骆有庆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及其启示 被引量:5 2010年 数百万年来绝大多数物种一直在各自的生物地理区内独立演化,只有极少数能够穿越海洋、高山或沙漠等自然屏障而向外迁徙,全球物种之间处于某种自在的平衡状态。人类诞生后开始有意或无意地在各地间转移外来物种,其规模随着以交通运输技术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货物流和人员流的日益增长而扩大,少数转化为入侵种并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健康等损失。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可分为人类诞生前、早期、近代和当代4个阶段,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人类应通过自身行为的主动调整,消除或减轻外来物种入侵的负面影响,在新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下重建人与其他物种之间新的相对平衡关系。 刘春兴 温俊宝 骆有庆关键词:外来物种 入侵物种 生物入侵 松材线虫自然侵染后松树还原糖与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1 2013年 实验测定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然侵染状态下针叶内还原糖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种松树随病程发展针叶内还原糖及N元素含量均逐渐降低;其余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表明由于松材线虫的侵入,破坏了植物的组织结构,影响了寄主的新陈代谢和物质循环,继而影响到对各种元素的吸收、转移及利用。 黄秀凤 张慧 徐华潮关键词:松材线虫 自然侵染 黑松 武汉地区西部食蚊鱼的生长、死亡系数及种群补充模式 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武汉地区两样点调查的西部食蚊鱼数据,运用FAO开发的长度频率数据分析软件FiSATⅡ对西部食蚊鱼的生长、死亡系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西部食蚊鱼全长范围为8.30-44.86mm,其中优势全长为16-26 mm,占总数的69.17%;雌雄性别为2.63:1,与1:1存在显著性差异;鳞片观察发现仅存在0^+、1^+两个年龄组;雌雄样本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4.686×10^(-6)L^(3.299)(R^2=0.953),W=1.008×10^(-5)L^(2.989)(R^2=0.90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雌性样本极限全长L_∞=45.20 mm,生长系数k=0.52 a^(-1),起始生长年龄t_0=-0.47a,雄性样本极限全长L_∞=33.60 mm,生长系数k=0.53 a^(-1),起始生长年龄t_0=-0.50 a;雌性样本和雄性样本的自然死亡系数M分别为1.64 a^(-1)、1.81 a^(-1),而总死亡系数Z分别为2.29 a^(-1)、2.37 a^(-1);种群补充模式表明,每年4-9月份为西部食蚊鱼的主要补充期。西部食蚊野生种群表现出了寿命短、生长速度快、自然死亡率高、种群补充时间长等特征,表明该物种是一种典型的r对策物种。据此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阻止其引入,尽早发现并根除该物种。 张登成 熊文 陶捐 陈毅峰关键词:生物入侵 美国应对生物入侵立法的历史及其启示 被引量:7 2010年 自建国伊始,数不清的外来物种就被有意或无意地引入美国,其中有些成为入侵种,对环境、经济和公众健康等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很早就开始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管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应对生物入侵的立法体系渐趋完善并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我国同样深受生物入侵的危害,但在应对生物入侵的相关立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考察美国生物入侵立法的历史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对完善我国的生物入侵立法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刘春兴 林震 温俊宝 骆有庆关键词: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的为害及防控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有毒杂草,其侵染力极强。自传入我国西南地区后,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为害,但目前有关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还不是很成熟。本文简述了紫茎泽兰的为害,并对其防治及利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拟在为有效防治紫茎泽... 魏冬 鲍观娟 王进军关键词:紫茎泽兰 生物入侵 为害 文献传递 全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7 2009年 为了掌握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全球状况和前沿动态,客观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影响,采用ISI 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以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主要主题术语作为检索词,对1998—2007年之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法国是该领域的5强国家;中国在发文量前20位国家中居于第8位;国际上发表高被引论文的前5位作者的文章被引次数超过100次,而中国作者发表的文章被引次数最高为16次;在林业入侵种研究方面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美国有20个,中国没有机构入选;中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是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这些机构的研究走在前列,值得同行关注。 贺萍 骆有庆 路文如关键词:WEB SCIENCE 有害生物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一个概念框架 被引量:5 2011年 森林向人类提供多种重要价值,依其可拥有性的不同,相关受益人群分为特定受益人、不特定受益人和人类整体3类。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自然灾害科学相关原理,提出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特定承灾体、区域承灾体和全球承灾体3类,分析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的来源和特点,构建了基于物理暴露性(Ve)、灾损敏感性(Vs)和应灾能力(Vd)等指标的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探讨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管理的特点以及针对3类承灾体脆弱性管理的具体对策。 刘春兴 刘海斌 骆有庆关键词:森林生物灾害 承灾体 脆弱性 松材线虫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0年 综述了因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入侵对松林内植物群落演替、节肢动物群落、鸟类群落及微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展望了松材线虫病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方向。在探究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技术及措施上,一方面要深入探讨松材线虫的入侵机制,揭示它们对特定松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增强系统自身抵抗性和系统应对生物灾害的自我补偿和生态修复能力入手,以期从生态尺度上探求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策略。 徐华潮 骆有庆关键词:森林保护学 松材线虫 群落 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