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075)

作品数:16 被引量:199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冬梅王晓英董明黄益宗王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菌根
  • 3篇三叶
  • 3篇三叶草
  • 3篇矸石
  • 3篇煤矸石
  • 3篇菌根真菌
  • 3篇白三叶
  • 3篇白三叶草
  • 2篇盐碱
  • 2篇养分
  • 2篇施肥
  • 2篇树种
  • 2篇水剂
  • 2篇土壤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污染
  • 2篇金属污染
  • 2篇菌根菌

机构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5篇王冬梅
  • 3篇王晓英
  • 2篇黄益宗
  • 2篇董明
  • 2篇王超
  • 2篇李永福
  • 1篇刘敏
  • 1篇殷小琳
  • 1篇赵廷宁
  • 1篇陈保冬
  • 1篇吴得荣
  • 1篇汪晓峰
  • 1篇王军
  • 1篇丁国栋
  • 1篇何经纬
  • 1篇赵陟峰
  • 1篇史常青
  • 1篇揣泽尧
  • 1篇杨新乐
  • 1篇丁海波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根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10年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董明王冬梅王晓英
关键词:菌根重金属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AMF在不同土壤养分环境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的影响,以及AMF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AM真菌与土壤交互作用的几个重要方向,为今后开展菌根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王晓英王冬梅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养分生态效应
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在总结煤矸石改良的相关成果基础上,综述了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董明王冬梅
关键词:煤矸石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3
2010年
不同施肥处理影响AMF(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群体结构,然而不同AMF群体结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7种不同来源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和N、P、K以及微量元素Cu、Zn、Mn的吸收的影响。7种AMF群落分离自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地,分别为NPK、OM、CK、1/2OM、NP、NK和PK。每年施肥量是300kg N/hm2,135kg P2O5/hm2,300kg K2O/hm2。有机肥处理的N、P、K养分量与试验地NPK处理含量相同,原料以粉碎的麦秆为主,加上适量的大豆饼和棉仁饼,有机肥经堆制发酵后施用。试验土壤采用封丘试验地土壤,经灭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促进三叶草的生长,对养分吸收则表现不同。分离自CK试验地的AMF群落对三叶草侵染率显著低于其它6种AMF群落。分离自1/2OM和OM试验地的AMF群落较分离自NPK、CK、NP和NK的AMF群落显著促进了三叶草对P的吸收;各种AMF群落都促进了对N和K的吸收;分离自OM、CK、1/2OM、NP、NK试验地的降低了三叶草植株N含量;分离自NPK试验地的AMF群落提高了三叶草植物K含量;对于Cu、Zn、Mn元素的吸收,不同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AMF群落对三叶草生长以及养分吸收贡献不同,这与不同施肥管理下不同AMF群落的优势种属的侵染率、养分转化以及菌丝发育及分布有关。
王晓英王冬梅陈保冬黄益宗王幼珊
关键词:施肥
保水剂对煤矸石基质上高羊茅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为探索保水剂对煤矸石废弃地上高羊茅生长及营养特征的影响,按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设3种基质梯度,每种基质分别添加3种质量的保水剂,设对照(CK),共10种处理。观测和分析不同处理下高羊茅的生长高度、生物量、营养特征及SPAD值(相对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保水剂主要影响高羊茅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煤矸石与土壤的质量比主要影响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相同条件下,添加1 g/kg的保水剂即可促进高羊茅的生长,添加2 g/kg保水剂能使高羊茅尽快适应基质环境,使其日均生长率在出苗后第2周达到峰值。煤矸石基质中添加保水剂能促使高羊茅将煤矸石基质中的营养元素从植株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供植株生长需要,基质中添加1 g/kg保水剂时高羊茅对磷的吸收效果最好。此外,添加保水剂能使叶片的SPAD值增加。综合比较不同处理下高羊茅的株高、生物量、营养特征及叶片的SPAD值认为,处理6(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为750∶250、基质中添加2 g保水剂)与处理8(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为500∶500、基质中添加1 g保水剂)是适合煤矸石废弃地上高羊茅生长的较好配比。
赵陟峰王冬梅赵廷宁
关键词:保水剂营养特征SPAD值
能源树种文冠果在黄土残垣沟壑区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选择黄土残垣沟壑区的典型区域山西省吉县,对内蒙古赤峰、甘肃天水、宁夏吴忠、陕西杨凌、河北保定、山西吉县6地文冠果进行种源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品种。对6个文冠果种源地种子的出苗率、生理生长特性指标进行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出苗率、1年生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且当年株高随出苗率变化差异显著,出苗率高的种源幼苗健壮,其中吴忠与天水种源种子出苗率最高,幼苗健壮;但2年生苗木株高增长量随出苗率变化不显著,种子特性对第2年苗木生长影响较小,环境对其影响加强,天水与吴忠种源苗木生长快而稳,吉县本土种源显现对环境适应的优势;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苗木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吴忠、天水、赤峰种源的光合能力较强。本研究可初步判定宁夏吴忠与甘肃天水种源地种子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文冠果种源。
王超王冬梅李永红张艳赖文豪
关键词:能源树种引种出苗率生长量
不同施氮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王晓英王冬梅黄益宗
关键词:氮水平长期定位施肥白三叶草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殷小琳王冬梅丁国栋王晓英
关键词:菌根真菌盐碱土壤
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0年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当前农业发展,因此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盐碱土壤改良已成为当前我国生物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菌根真菌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它在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盐碱胁迫能力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从盐碱胁迫下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营养吸收的影响,和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机理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揣泽尧王冬梅
关键词:菌根真菌植物抗盐碱能力
文冠果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文冠果作为北方地区一种兼具生物质能源潜力和生态功能的树种,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从文冠果的优良品种选育、繁殖技术和苗期管理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在文冠果繁育研究方面提供参考;其中,建立杂交种子园是选育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秋播和根插是现有的快速可行的繁殖技术;文冠果抗性品种选育也需注重。最后主要探讨了其各种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优良品种选育体系和快速育苗技术将是文冠果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推动文冠果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
李永福王冬梅李永红史常青
关键词:品种选育繁殖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