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LS003)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鑫宏柳俪葳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民国
  • 3篇民国时期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预防
  • 1篇灾荒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责任
  • 1篇水灾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救济
  • 1篇救灾
  • 1篇国民政府
  • 1篇旱灾
  • 1篇防灾
  • 1篇边区
  • 1篇边区政府
  • 1篇大旱

机构

  • 5篇黄河科技学院
  • 2篇河北传媒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鑫宏
  • 2篇柳俪葳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党史文苑(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世纪30年代河南水灾与政府责任
2017年
20世纪30年代河南水灾肆虐,可谓无年不灾,给河南民众带来无法计量的损失。造成这段时期水灾频仍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然政府失责乃其中最为重要之因素。面对水患,政府在灾害预防和临灾救济两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责。导致政府在灾害防治中出现失责的主要原因包括官员腐败、经济困难以及政局的动荡。
王鑫宏
关键词:水灾灾害预防救济政府责任
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的边区政府救灾述评
2015年
1942—1943年中原大地旱灾为虐,数千万民众沦为灾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包括安顿灾民、减免公粮、赈济灾民、调拨粮食、厉行节约、发展生产和灭蝗除害,边区政府的救灾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灾民度过灾荒,积累了宝贵的救灾经验。
王鑫宏
关键词:边区政府救灾
民国时期河南省政府防灾举措述评被引量:1
2016年
民国时期河南省政府防灾举措主要包括仓储备荒、兴修水利、江河治理、植树造林和科技防灾。但是,由于时局动荡、制度落后加之腐败丛生,这些防灾机制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河南省为例,对该时期的国民政府防灾机制及其执行效果进行述评。
王鑫宏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防灾
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3年
民国时期,华北自然灾害频发,使华北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灾荒发生之后,灾区的农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其主要表现有:粮食减产,使灾区各种物价紊乱;农业崩溃,使灾区生产无以为继;百业荒废,使灾区工商全面崩塌;秩序紊乱,使灾区借贷之风盛行。由于灾害发生之后,灾区农村经济残破不堪,使灾后的重建困难重重。
王鑫宏柳俪葳
关键词:民国时期灾荒农村经济
民国时期河南省旱灾成因探析——以1920年河南省旱灾为例
2013年
民国时期河南省旱灾猖獗,给河南人民带来恶劣的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省旱灾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河南特殊的地形、气候和农作物,社会因素则包括人口因素、生态破坏、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王鑫宏柳俪葳
关键词:民国时期旱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