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IBA510802)
- 作品数:7 被引量:193H指数:6
- 相关作者:余新晓段文标鲁绍伟靳芳任翠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省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3
- 2004年
- 为给密云水库流域的水质保护规划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以密云县北庄镇为试验区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调查 ,对地表水进行监测 ,分析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自 2 0 0 0年密云水库流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减少了由于农田施肥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使地表水水质的浑浊度和氨氮指标有所下降。以油松林和板栗林为例 ,对降雨流经森林生态系统各环节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 ,说明密云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与降雨之间的淋溶、交换。
- 李文宇余新晓马钦彦石青刘萍
- 关键词: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水质保护
- 关于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被引量:6
- 2006年
-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迅速兴起和广泛传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的单一防护型转变为现在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型,并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轨道靠拢的趋势。在剖析了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重点对实现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旨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共同推进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
- 段文标任翠梅颜永强冯万忠
- 关键词: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北京市生态用水的计算被引量:23
- 2002年
- 研究建立了北京市生态分区体系,即以区域自然地理为背景的一级生态区,以反映径流形成生态景观作用的二级生态区,以县域土地利用为依据的三级生态区;确定了北京市三级生态分区与对应各种生态用水类型;得到了全市现状生态用水量为39.83×108m3,其中一级生态区,山区生态用水量为21.88×108m3,平原区生态用水量为17.95×108m3;全市各二级生态区,即各河流流域现状生态用水量;全市各3级生态区,即各县(区)现状生态用水量,并得到各生态分区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用水量值。
- 陈丽华余新晓王礼先
- 关键词:生态用水生态分区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61
- 2005年
-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尝试构建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靳芳鲁绍伟余新晓饶良懿张振明毛富铃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替代性
- 山区典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北京三渡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9
- 2005年
- 以三渡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依照从低到高次序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指标值。并对不同年度三渡河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
- 段文标任翠梅
- 关键词:典型小流域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
- 北京山区蒲洼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1
- 2004年
- 为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以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目标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 ,类目指标层为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项目指标层为物质需求度、核心发展度、经济富强度、资源丰富度和环境容忍度 ,指标变量层由 16个具体的指标构成。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次序 ,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 ,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的指标值。
- 段文标陈立新余新晓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沙治沙工程生态环境建设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土壤的价值评价被引量:45
- 2005年
- 针对我国森林保护土壤的生态价值,用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和替代工程法,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少土地废弃、土壤养分流失及泥沙淤积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森林每年减少土地废弃的总经济价值为6亿2414万元;每年减少的土壤N、P、K损失的经济价值为4538亿7240万元;每年减少淤积泥沙的经济价值为13亿7545万元。以森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减少土壤侵蚀的总经济价值为4558亿7200万元。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土壤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亚热带>热带>温带草原>寒温带>温带>温带荒漠>暖温带>青藏高原。我国亚热带土壤保持量最大,为32亿8704万t/a;温带荒漠最小,为2亿6214万5000t/a。
- 鲁绍伟靳芳余新晓谢媛媛李彦慧王树森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护水土流失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