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2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春香王怿陆树刚孙晓燕李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RBC...
  • 1篇英文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生活环境
  • 1篇晚志留世
  • 1篇系统发育
  • 1篇化石
  • 1篇化石记录
  • 1篇古植物
  • 1篇古植物学
  • 1篇RBCL
  • 1篇TRNL-F
  • 1篇TRNL-F...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篇朱怀诚
  • 1篇王怿
  • 1篇李春香
  • 1篇陆树刚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四川广元晚志留世植物碎片(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初步研究了产自四川广元晚志留世地层中植物碎片 ,共分为三个类型。 Type 具有叶状体 ,表面具有孔 ,叶状体上着生有具有中间加厚带的枝。 Type 的枝表面具有刺。 Type 的枝二歧分叉三次。通过研究认为 ,Type 与苔藓类植物可以对比 ,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可能生活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 Type 的母体植物可能生活在具有食草动物的环境中。
王怿朱怀诚李军
关键词:晚志留世古植物学生活环境
中国观音座莲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起源时间:来自叶绿体rbcL和trnL-F序列的证据被引量:6
2006年
莲座蕨(Marattioid ferns)是一类公认的古老原始蕨类植物,其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中石炭世,现存类群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其中种类最丰富的类群——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主产亚洲.关于观音座莲科的系统演化关系至今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用MEGA2和MrBayes v3.0b4软件包分析了中国观音座莲科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与原始观音座莲属Archangiopteris的系统演化关系;基于系统发育树和化石记录资料,进一步估算了观音座莲植物起源与多样性分化的时间.结果显示,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组成一个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无论是rbcL序列,还是trnL-F序列,单独的序列分析均不能将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区分开,从而证实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rbcL基因和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的联合分析提高了各个分支的支持率,并且显示原始观音座莲属较早分化出来,位于支系的基部,从而不支持原始观音座莲属由观音座莲属演化而来的观点.分歧时间的估计显示,现存观音座莲属与原始观音座莲属发生多样性分化的时间仅约为26Ma.系统发育分析和分歧时间的估计结果表明,现存的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植物的演化是以起源古老但多样性分化较晚为特征,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古老残遗类群.
李春香陆树刚
关键词:RBCLTRNL-F系统发育化石记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