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KS020)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同舫韩淑梅黄漫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规范
  • 1篇艺术
  • 1篇审美
  • 1篇主义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文本
  • 1篇乌托邦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列宁
  • 1篇马尔库塞
  • 1篇马克思文本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功能
  • 1篇教育目的
  • 1篇家族相似
  • 1篇恩格斯
  • 1篇费尔巴哈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同舫
  • 1篇黄漫
  • 1篇韩淑梅

传媒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在何种意义上区分马克思文本与恩格斯文本——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思被引量:1
2012年
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改稿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它关涉到文本归属的严肃问题,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稿和原始稿的对比中可以得到说明。必须从文本的客观归属上严格区分马克思独著文本、恩格斯独著文本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文本等文本归属类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归属的清理,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学术严谨态度与学术规范,也是当今学术界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刘同舫黄漫
关键词:恩格斯学术规范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被引量:26
2010年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应力求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脉络去阅读与思考,厘清其问题逻辑,即判断其基本性质,把握其理论特质,考究其历史与逻辑的边界问题,并勘定其问题意识。但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依旧疑窦丛生,根本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潮,而是一个"家族相似"。依此认识而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我们把握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就与问题所在,形成自己权衡取舍的广阔视野,进而明确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意义。
刘同舫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人类解放视域中的教育价值合理性探析被引量:28
2010年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之核心,涵盖个体主体和社会力量双重向度的解放诉求,构筑了马克思观照和检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宏大视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在人类解放的视域中审视教育,教育之目的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之功能在于"化育个体"和"改造社会"。我们必须警惕教育技术化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僭越,彰显出教育在人类解放事业中的价值合理性。
刘同舫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功能
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被引量:6
2011年
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抑与异化,马尔库塞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了沉思。他在赞同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的实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解放的同时,又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学及心理结构理论,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解放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放美学观:人的解放的实质在于人格、精神与美感上的爱欲解放,而爱欲解放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是艺术和审美,艺术和审美具有造就"新感性"、批判现实社会、加强个体主体与社会整体力量的功能。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突出了艺术、审美与人的未来的深刻关联,值得借鉴。但这一丝毫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源的艺术审美救世观只能是一种主观设想。
刘同舫韩淑梅
关键词:马尔库塞爱欲艺术审美乌托邦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列宁提出了战斗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与革命任务,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厘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辨析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哲学的党性原则"与"社会存在范畴",无疑有助于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精髓。深入理解列宁的哲学思想,必须注重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全球化时代的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同舫
关键词:列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