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075)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0H指数:6
- 相关作者:魏伟吴育晶张玲玲汪庆童王春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SIRT1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骨性关节炎(OA)正常滑膜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及细胞中SIRT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滑膜细胞检测SIRT1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结果甲苯胺蓝实验显示OA及正常滑膜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SIRT1在滑膜细胞胞质中广泛表达,染色强度OA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20.208,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在滑膜细胞中OA组SIRT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8.619,P<0.01);在滑膜组织中OA组SIRT1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7.664,P<0.01)。结论 SIRT1与OA导致滑膜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SIRT1可以作为OA治疗的靶点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 丁辉胡勇常俊张琪琪阙玉康许唐兵魏伟
-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组织滑膜细胞SIRT1
- 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人滑膜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β-肾上腺素受体(AR)激动药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作用,探讨β-AR信号对人FLS功能的影响。方法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FLS;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刺激剂,MTT法分别检测β1-AR选择性激动剂多巴酚丁胺和β2-AR选择性激动剂沙丁胺醇对人FLS增殖作用的影响,并计算增殖抑制率;使用沙丁胺醇+β2-AR选择性拮抗剂ICI 118551观察其对FLS增殖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人FLSβ-AR、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和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胞膜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可以显著促进人FLS的增殖;β2-AR激动剂沙丁胺醇能明显抑制FLS的增殖,其拮抗剂ICI 118551能显著拮抗沙丁胺醇的作用;β1-AR选择性激动剂多巴酚丁胺对FLS的增殖无显著影响;TNF-α和沙丁胺醇均能显著降低β2-AR胞膜表达,上调GRK2、β-arrestin2的胞膜表达。结论β2-AR信号的激活可以抑制FLS增殖;TNF-α和沙丁胺醇可以使GRK2、β-arrestin2的胞膜表达增加,β2-AR胸膜表达下降。
- 魏巍吴华勋付静静袁平凡魏伟
-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沙丁胺醇增殖
- IgD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最初认为是一类进化产生不久的、仅表达于部分哺乳动物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然而,新近研究表明,IgD在绝大部分有颚脊椎动物体内都表达,且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其结构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哺乳类动物通过选择性剪切(alternative RNA splicing)和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class switch recombination,CSR)表达IgD。IgD既可以作为受体也可以作为配体参与免疫应答,但由于B细胞上IgD和IgM功能不易区分,且T细胞等免疫细胞上的IgD受体(IgD receptor,IgD-R)未被克隆,IgD的免疫调节机制尚不明确。故本文就IgD对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 陈文生黄琼吴育晶魏伟
- 关键词:IGD配体受体自身免疫病
- 泼尼松和TACI-Ig联合用药对MRL/lpr小鼠产生自身抗体的作用及机制
- 2014年
- 目的研究泼尼松和跨膜激活和钙调和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因子融合蛋白(TACI-Ig)联合用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MRL/Mpslac-lpr(MRL/lp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Pre)组(2.5、5.0 mg/kg)、TACI-Ig组(15.0 mg/kg)、Pre+TACI-Ig[(2.5+7.5)、(2.5+15.0)mg/kg]联合用药组,另设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Pre,TACI-Ig隔日皮下注射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共计13周。观察联合用药对小鼠一般体征和尿蛋白的影响,HE染色法检测小鼠脾脏和肾脏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自身抗体和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浆细胞亚群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138的变化。结果 Pre和TACI-Ig联合用药可以改善MRL/lpr小鼠皮肤损伤,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脾脏生发中心形成和白髓增生,显著减轻小鼠肾脏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纤维化,改善炎症状态,降低脾脏浆细胞(CD19-CD138+)的比例,降低血清BAFF和抗核抗体(ANA)水平,但是对抗ds-DNA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Pre和TACI-Ig联合用药对MRL/lpr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浆细胞分化、降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
- 邓晓媚严尚学魏伟
-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联合用药浆细胞自身抗体
- 芍药苷-6-O'-苯磺酸酯体外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考察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体外降解动力学。方法制备大鼠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匀浆液中CP-25的浓度。结果CP-25在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中均显著降解,降解半衰期随匀浆液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肠道不同区段匀浆液对CP-25代谢作用有差异,十二指肠和结肠代谢作用相对较弱,空肠和回肠相对较强。结论 CP-25口服给药受到小肠和肝脏双重首过消除,通过合适的药物制剂可能会进一步提高CP-25口服吸收。
- 王春袁君魏伟
- 关键词:芍药苷肝药酶酯酶动力学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5
- 2014年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血管紧张素Ⅱ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与1型受体(AT1R)作用,通过刺激单核细胞趋化移行、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Th1和Th17免疫功能、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凋亡,促进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炎症免疫损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AT1R阻断剂分别通过限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R的相互作用,进而缓解RA体内的炎症免疫反应。另外,RA及其实验动物模型体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增高,激动AT2R可以发挥缓解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炎症免疫反应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RA中致病机制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迪胡姗姗魏伟
- 关键词:1型受体2型受体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免疫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活性调控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亚型广泛存在与各种组织,能够特异性地使活化的GPCR发生磷酸化及脱敏,从而终止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新的研究还发现,GRK不仅作用于GPCR,也可以通过使非GPCR磷酸化或通过非磷酸化作用参与信号转导。GRK不仅能够调节GPCR和非GPCR,其自身活性也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本文结合GRK的多种功能作用和GRK活性调控,对GRK在脑、内分泌、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及黑色素肿瘤中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 吴晶晶孙妩弋胡姗姗刘道芳魏伟
-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磷酸化活性调控恶性肿瘤
- 芍药苷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4年
-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是临床上第一个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抗炎免疫调节药,其治疗 RA 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起效较慢。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是 TGP 主要药效成分之一,生物利用度约为3%~4%,提示 Pae 吸收差可能是 TGP 起效较慢原因之一。该文参考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 Pae 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就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王春魏伟
- 关键词:芍药苷白芍总苷代谢排泄
- β-arrestins与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β-arrestins是在提纯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β-ARK)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的接头蛋白和信号调控蛋白,对绝大部分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都具有调节作用。纤维化疾病如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心血管纤维化等,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病理特征都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大量研究表明,β-arrestins在纤维化疾病的炎症反应、ECM沉积等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β-arrestins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 谷元婧孙妩弋张森吴晶晶魏伟
- 关键词:纤维化疾病细胞外基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受体酪氨酸激酶
- 重组TACI-Ig融合蛋白抑制抗CD3抗体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抗CD3抗体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机制并观察重组人TACI-Ig融合蛋白(rh TACI-Ig)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纯化得到小鼠T淋巴细胞,用抗CD3抗体刺激,同时给予rh TACI-Ig、rh TNFR∶Fc或Ig G-Fc。[3H]-TdR参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比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受体(BAFFR)和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TACI)两个受体及IL-2受体(IL-2R)表达水平和NF-κB活性,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T细胞BAFFR或TACI的表达。结果抗CD3抗体体外可促进T细胞增殖与活化,BAFF、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分泌,BAFFR、TACI、IL-2R表达升高和NF-κB活性增强(P<0.05)。Rh TACI-Ig(0.1、1、10、100μg/ml)体外给药可抑制抗CD3抗体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rh TACI-Ig(1、10、100μg/ml)可明显降低抗CD3抗体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P<0.05,P<0.01),显著抑制CD4+CD69+T细胞、CD4+CD154+T细胞比率,提高CD4+CD62L+T细胞比率(P<0.05,P<0.01),且rh TACI-Ig(10、100μg/ml)能降低T细胞上BAFFR、TACI、IL-2受体的表达,抑制NF-κB活性(P<0.05)。沉默BAFFR或TACI对抗CD3抗体诱导的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抗CD3抗体部分通过产生BAFF,激活BAFFR信号而促进T细胞增殖与活化,rh TACI-Ig中和BAFF,抑制BAFF相关受体的表达和NF-κB活性,减少T细胞表达IL-2受体,阻止T细胞过度增殖与活化。
- 杨思民汪庆童刘亢亢汪龙生吴莉魏伟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T淋巴细胞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