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2-CX-24)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益华叶琴吴真真林俊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烙闭上巩膜静脉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烙闭大鼠不同数量上巩膜静脉,探索建立理想的慢性高眼压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45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3组,分别烙闭大鼠右眼2支、3支、4支上巩膜静脉,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左眼作为对照眼。测量术前及术后、术后1d、1周、2周、1月、2月眼压。结果各组术后眼压与对照眼比较均有升高,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烙闭2、3、4支上巩膜静脉均可以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3组间的右眼眼压在术后、术后1d、1周、2周、1月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月,3组右眼眼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线图和术后并发症的统计结果,烙闭3支上巩膜静脉组的眼压更加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烙闭3支上巩膜静脉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持久、眼压相对高。
- 吴真真朱益华
- 关键词:高眼压巩膜慢性病
- Brn-3a标记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对比Thy-1.1标记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方法,评估Brn-3a是否可作为一种可靠的内源性标记物,标记并计数大鼠RGCs。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大鼠一眼为Thy-1.1组,另一眼作为Brn-3a组,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RGCs的形态,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n-3a与Thy-1.1的表达情况,每只眼球取1张切片,在每张待测视网膜切片上,以视网膜后极部中点为起点,至近角膜缘视网膜止点处,将视网膜分为3等份,即中央区、中间区及周边区,每个区域视网膜随机取5个高倍视野,分别计数Thy-1.1、Brn-3a阳性细胞均数。结果光镜下正常大鼠的视网膜从内向外可见3个细胞核层,依次为神经节细胞层(GC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GCL的细胞呈单层排列,较为整齐,胞核清楚,数目相对较少,INL和ONL呈多层排列,且细胞排列紧密,数目相对较多。2种标记物染色都仅仅存在于视网膜的GCL,但在大鼠RGCs中分布呈明显差异:Brn-3a主要在胞核中着色,Thy-1.1主要在胞质中着色;运用此2种标记物标记计数RGCs,各个相同区域内Thy-1.1和Brn-3a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y-1.1组和Brn-3a组中央区、中间区和周边区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鼠视网膜中,Brn-3a可以作为一种比较可靠的内源性标记物,标记并计数大鼠RGCs。
- 林俊朱益华
- 关键词:青光眼神经系统神经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巩膜长隧道法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年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经巩膜长隧道法植入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方法常规巩膜瓣下植入组10例10眼,巩膜长隧道法植入组10例10眼。巩膜长隧道法系用27G针头在颞上方距角巩膜缘4mm处巩膜穿刺入前房形成巩膜隧道用以插入引流管。术后平均随访(11.6±5.77)个月。主要指标眼压、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末次随访时,常规巩膜瓣下植入组平均眼压(17.0±8.97)mmHg,巩膜长隧道组平均眼压(18.5±7.78) mmHg。组内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同术前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组间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成功率常规巩膜辦组60%,巩膜长隧道组80%(P=0.035);部分成功率常规巩膜辦组30%,巩膜长隧道组20%(P=0.487)。常规巩膜辦组、巩膜长隧道组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4例、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3)。结论引流管经巩膜长隧道植入Ahmed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巩膜组织损伤更轻、操作更简便,且术后早期浅前房并发症更少,1年的降眼压效果不亚于常规巩膜瓣下植入法。
- 叶琴林毓妮姚贻华朱益华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青光眼引流阀巩膜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