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0713002)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彭元丽陈国华邹坤周媛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酸乙酯部位
  • 1篇乙酯
  • 1篇抑菌
  • 1篇中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醇提
  • 1篇醇提物

机构

  • 2篇三峡大学

作者

  • 2篇邹坤
  • 2篇陈国华
  • 2篇彭元丽
  • 1篇周媛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综述了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消除机理,研究对开发中药消除剂的影响。
彭元丽邹坤陈国华
关键词:中药
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以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绿脓杆菌(Bacillus aeruginosus)以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受试菌,测定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过正相硅胶柱后各流分的抑菌活性。[结果]乌桕根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极性较大的部分,但极性很大的甲醇洗脱部分也没有抑菌活性;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成分较复杂,不同部分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总体来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所得不同流分对各细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
彭元丽邹坤陈国华何晓雯周媛
关键词: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抗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