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776)

作品数:27 被引量:253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博光杨振德朱麟方杰巨云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生物碱
  • 5篇柳蓝叶甲
  • 5篇苦豆草
  • 5篇蓝叶甲
  • 4篇舟蛾
  • 4篇害虫
  • 4篇分月扇舟蛾
  • 3篇杨树
  • 2篇印楝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天牛
  • 2篇取食
  • 2篇消化酶
  • 2篇酶活
  • 2篇酶活性
  • 2篇拒食
  • 2篇拒食作用
  • 2篇保护酶
  • 2篇保护酶活性

机构

  • 19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林业科...
  • 1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四川省森林病...
  • 1篇苏州园林设计...

作者

  • 17篇赵博光
  • 11篇杨振德
  • 9篇朱麟
  • 8篇方杰
  • 3篇陈小平
  • 3篇巨云为
  • 3篇崔永三
  • 1篇王西南
  • 1篇刘秀华
  • 1篇孙志武
  • 1篇刘玉涛
  • 1篇刘云鹏
  • 1篇夏鲁青
  • 1篇张灿峰
  • 1篇郑建冬
  • 1篇商庆清
  • 1篇张沂泉
  • 1篇康智
  • 1篇杨雪云
  • 1篇褚秀梅

传媒

  • 5篇中国森林病虫
  • 4篇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工程图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威雷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被引量:12
2003年
应用不同囊皮厚度的绿色威雷Ⅰ号和Ⅱ号对红脂大小蠹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选出致死率较高的浓度为 2 5倍稀释液 ,用该浓度药液通过野外网虫试验 ,第 15天接虫死亡率可达 80 %以上。在有效期内其林间防治效果良好 ,虫孔减退率分别达 10 0 %和 94 2 %。
巨云为袁卫华刘俊磊刘玉涛张文清张灿峰
关键词:绿色威雷红脂大小蠹油松
柳蓝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被引量:17
2005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27±0.5℃,12 D:12 L)研究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每隔2~3 d蜕皮1次,共蜕皮2次.成虫产卵前期4 d,世代周期17 d.产卵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约10 d为1个周期.叶龄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的产卵行为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幼虫以成熟叶为食料时,其生长发育速率明显减慢,各龄期延长,蛹重较轻;成虫以成熟叶或老叶为食料时产卵几乎完全被抑制,而以幼叶为食料时几乎每天均能产卵.此外,柳蓝叶甲产出卵表面化合物对产卵行为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卵表面的有机提取物对成虫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相反,卵表面的水提取物对产卵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
关键词: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产卵行为叶龄
杀虫双的杀虫机理及其防治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实验被引量:9
2003年
采用树干注射方法研究了新型农药杀虫双在杨树体内的运输情况及其对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杀虫双在杨树体内主要是单侧纵向传递 ,其传导速度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在 16~ 3 2℃ ,相对湿度 5 0 %~60 %的条件下 ,杀虫双在杨树幼苗体内的传导速度约为 2 3~ 16.0cm/h。注射浓度在 10 -6 ~ 10 -3g/g f w的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注射浓度在 10 -5g/g f w以上时 ,幼虫死亡率达 10 0 % ,但浓度过高 ( 10 -3g/g f w)对杨树幼苗会产生药害。杀虫双在杨树体内的持效长达 1个月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 。
杨振德赵博光巨云为朱麟
关键词:杀虫双杀虫机理杨树害虫树干注射药效试验
柳蓝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柳蓝叶甲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柳蓝叶甲的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9、10.33、11.26、11.38℃,有效积温分别为43.04、132.86、38.74、74.95d·℃;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11℃,有效积温为317.87d·℃;柳蓝叶甲在南京市年发生代数的预测值为8.36-8.91代.
杨振德田小青赵博光
关键词:柳蓝叶甲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及林间防效被引量:3
2008年
在室内测定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Chao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毒杀活性和一定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陈小平崔永三赵博光李仕华
关键词:印楝素蜀柏毒蛾生物活性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的取食、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6
2005年
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拒食、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在选择性取食时,2.5mg·mL-1苦豆草生物碱即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作用,拒食率达62%~86%,而在非选择性取食时,拒食率仅为20%~29%;在选择性取食时,虫龄越大,拒食率越大,非选择性取食则未见此趋势。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取食生物碱处理的食物后体重、体重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降低。用浓度为10mg·mL-1的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后第2天,分月扇舟蛾幼虫相对生长率比对照下降了39.8%。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取食量和排粪量分别是对照的57.7%和57.4%,近似消化率升高,而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均下降。此外,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后成虫的产卵量明显低于对照。讨论了利用苦豆草这一荒漠植物防治森林害虫的意义和前景。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夏鲁青
关键词:苦豆碱苦豆草分月扇舟蛾拒食作用
抗锈色粒肩天牛国槐优株的生物碱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09年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是危害国槐的最重要的蛀干害虫,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本研究对抗虫优株及感虫株国槐树皮进行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有机溶剂法结果为每500g干物质样品抗虫株得到生物总碱2.4880g,感虫株生物总碱为1.2220g;水提法每200g干物质样品抗虫株得到生物总碱0.0310g,感虫株生物总碱为0.018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虫和感虫树皮样品的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抗虫和感虫株样品中主要含两种生物碱,而且其相对含量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国槐抗虫株中的抗虫性主要是由于其树皮中总生物碱的高含量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其树皮中含有特殊的生物碱单体造成的。
王西南赵博光康智杨雪云褚秀梅李自峰
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
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不同生物碱对柳蓝叶甲成虫的毒力不同,因而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选择性取食条件下,5mg·mL-1苦豆子生物碱即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槐果碱、苦参碱、苦豆碱和总碱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抑制率分别为61.2%,61.3%,46.3%和53.2%。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产卵的抑制效果较差,抑制率仅为6.4%和5.3%。在选择性条件下虽然苦参碱对柳蓝叶甲的产卵驱避率高达54%,但各生物碱单体之间无显著差异。在非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用总碱、苦豆碱、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处理后的叶片饲喂12天,其产卵抑制率平均分别为82.2%,74.4%,55.6%和33.6%。当用毒力较弱的氧化苦参碱、苦豆碱或槐定碱处理时,柳蓝叶甲雌虫倾向于把卵产在非生物碱处理的叶片上;这些生物碱处理对柳蓝叶甲卵块大小无显著影响但产卵量明显受抑制。当用毒力较强的槐胺碱或槐果碱处理时,柳蓝叶甲的产卵量和卵块大小均受明显影响。
杨振德赵博光
关键词:苦豆子生物碱柳蓝叶甲产卵行为驱避作用
植物叶围细菌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该文就植物叶围细菌的分布、性质特点以及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研究叶围微生物与植物病虫害的相互关系对于开发生物农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崔永三赵博光刘云鹏
关键词:植物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酯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柳蓝叶甲体内3种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生物碱单体中,保护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其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结果还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柳蓝叶甲幼虫取食毒性最强的槐胺碱处理的杨树叶片1 h后,幼虫体内酯酶活性显著升高,随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相反,幼虫取食毒性较弱的槐定碱后,其体内酯酶活性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幼虫的解毒能力与酯酶的活性有关。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
关键词:苦豆草柳蓝叶甲消化酶酯酶保护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