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7003)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宿艳吴建生陈硕全燮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纳米
  • 2篇催化
  • 1篇电催化
  • 1篇纳米管
  • 1篇纳米管阵列
  • 1篇纳米线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剂
  • 1篇光电催化
  • 1篇硅纳米线
  • 1篇复合光催化剂
  • 1篇TIO2纳米
  • 1篇TIO2纳米...
  • 1篇TIO2纳米...
  • 1篇催化剂
  • 1篇TIO2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全燮
  • 2篇陈硕
  • 1篇赵慧敏
  • 1篇吴建生
  • 1篇宿艳
  • 1篇于洪涛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iO2-硅纳米线阵列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采用水热刻蚀法在硅片上制备了硅纳米线(SiNW)阵列,然后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NW上包覆TiO;并且在Si片上直接沉积了TiO作为对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SiNW和SiNW-TiO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表明,TiO...
于洪涛赵慧敏全燮陈硕
关键词:硅纳米线TIO2光催化
文献传递
硅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电化学沉积,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高度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均匀地沉积Si元素。扫描电子显微照片显示Si掺杂的TiO2纳米管垂直于基底定向生长。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引入的Si可能掺入到TiO2的晶格中,因而提高了TiO2的热稳定性,抑制了金红石相的生成及晶粒的长大。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表明Si掺杂的TiO2纳米管吸收边带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并且在紫外区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强。与未掺杂的TiO2纳米管相比,Si掺杂TiO2纳米管电极的紫外光电化学响应显著提高,其光电流密度是未掺杂的1.48倍。硅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降解五氯酚的动力学常数(1.651h-1)是未掺杂TiO2纳米管电极(0.823h-1)的2.0倍。
吴建生宿艳陈硕全燮
关键词: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