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3NK4006)

作品数:2 被引量:90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华斌陈灿黄璜何斌佘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种养
  • 2篇种养模式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稻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种
  • 1篇生态种养
  • 1篇生态种养模式
  • 1篇垄栽
  • 1篇垄作
  • 1篇高值化
  • 1篇不同生态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黄璜
  • 2篇陈灿
  • 2篇郑华斌
  • 1篇廖晓兰
  • 1篇傅志强
  • 1篇王晓清
  • 1篇刘小燕
  • 1篇何斌
  • 1篇佘伟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稻垄栽种养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节水与高值化是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采用农户种养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水稻垄栽种养新模式的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及水分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CK)相比,稻野鸭种养模式(RM)和稻鳖种养模式(RT)的水稻产量增加了9.4%和18.0%,RM和RT的利润、产投比、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比CK分别增长了4.2和14.4倍、32.6%和8.9%、3.4和4.3倍、245.0%和24.6%,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水稻垄栽种养模式改变了水分运动路径,经蒸腾作用的水分损失量比水稻常规种植模式高16%,间接说明水稻垄栽种养模式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郑华斌陈灿王晓清佘伟廖晓兰刘小燕傅志强黄璜
关键词:水稻垄作高值化
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7
2015年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稻田不同生态共作方式,包括稻蛙种养、稻鳅种养、稻鳖种养、稻蟹种养、稻鸭种养等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碱消值,但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态种养模式能改善了稻米品质,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技术途径。
陈灿黄璜郑华斌何斌
关键词:水稻生态种养模式稻米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