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010-004)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彩莹王岩王妍艳杜瑞卿卢阿虔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潜流
  • 3篇潜流人工湿地
  • 3篇人工湿地
  • 3篇污染
  • 3篇废水
  • 1篇畜禽粪
  • 1篇畜禽粪便
  • 1篇畜禽养殖
  • 1篇畜禽养殖废水
  • 1篇养殖废水
  • 1篇养猪
  • 1篇养猪场
  • 1篇预警
  • 1篇湿地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气温
  • 1篇禽粪
  • 1篇清洁生产
  • 1篇猪场

机构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王岩
  • 3篇张彩莹
  • 2篇王妍艳
  • 1篇安可栋
  • 1篇杜瑞卿
  • 1篇卢阿虔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季节气温变化对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通过改进湿地内部结构构建了4个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测定了湿地运行期间废水中COD、TN、TP和NH_4^+-N去除率4个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综合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综合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季节、气温变化及湿地内部结构的改进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内部结构的改变对猪场废水中NH_4^+-N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TN,对TP影响最小,4个指标总体上在4个湿地单元间相互存在显著差异,去除效果IW-SFCW>W-SFCW>SFCW>CK-CW。经聚类分析,4个指标在每个湿地单元中随季节变化都可以分为3类:1类(2、3、11和12月份)、2类(4、5和10月份)、3类(6、7、8和9月份);气温是影响4个指标的第一因素,对IW-SFCW的影响最大,其次是W-SFCW和SFCW,对CK-CW影响最小。4个指标随气温变化也可以分为3类:1类(3℃、4℃)、2类(8~16℃)、3类(21~27℃)。统计分析表明,改进潜流人工湿地内部结构和栽培植物能提高湿地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如果冬春季节对湿地增设保温措施,可以提高湿地对废水的净化效果。
张彩莹杜瑞卿王岩
关键词:废水潜流人工湿地气温统计分析
改进型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被引量:9
2012年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波形潜流人工湿地(improved wavy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IW-SFCW)并研究了该湿地系统在5个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2、3、4、6和8 d)下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湿地系统对猪场废水中各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 d,进水COD、TN、NH4+-N和TP浓度分别为511、120、110和10 mg/L左右时,该湿地系统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0%、54.4%、70.1%和91.6%。此外,该湿地系统对废水中COD、TP的去除效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在HRT=8 d时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2.7%和96.8%;但对TN、NH4+-N的去除率却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HRT=4 d时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4.4%和70.1%。
王妍艳张彩莹安可栋卢阿虔王岩
关键词:猪场废水污染物去除水力停留时间
河南省耕地畜禽粪便负荷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河南省畜禽养殖数量、养殖结构进行统计,结合各地区的耕地面积粗略估算耕地畜禽粪便负荷,对河南省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进行预警与分级,分析各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对环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提出了在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应合理规划区域畜禽养殖业布局。
赵丽莉张成帅朱远航
关键词:污染负荷预警
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被引量:32
2013年
为了提高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该试验通过改变湿地内部结构构建了4个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选用灰砖块和碎石做湿地填料,冬夏季轮作栽培齿果酸模和大狼把草,考察湿地运行期间对厌氧消化后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单元经过80d的启动,运行稳定,有植物湿地比无植物对照湿地提前10d左右进入稳定期。运行期间,各湿地单元对废水中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的去除率与气温变化均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在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4d,进水中CODCr、NH4+-N、TN、TP浓度分别为520、110、120、10mg/L左右时,4个湿地单元对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在60%和70%以上,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28%~67%和32%~58%,植物对CODCr及TP去除的贡献分别稳定在10%和4%左右,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夏季对NH4+-N和TN去除的贡献分别可达13%和12%。与一般潜流人工湿地比较,改进的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对NH4+-N、TN和COD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均在3%以上,对TP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构建大规模的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张彩莹王岩王妍艳
关键词:废水湿地潜流人工湿地
河南省养猪场清洁生产思路探索被引量:5
2011年
结合河南省养猪场污染现状综合考虑污染物产生的原因,从规划布局、清洁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环境管理共4个方面对河南省养猪业的清洁生产思路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张成帅赵丽莉朱远航
关键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养猪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