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210100)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理永霞吕全张星耀贾秀贞梁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引物
  • 1篇真菌
  • 1篇毛白杨
  • 1篇抗病
  • 1篇溃疡病
  • 1篇溃疡病菌
  • 1篇酚类
  • 1篇酚类物
  • 1篇酚类物质
  • 1篇分子标记
  • 1篇白杨
  • 1篇北京杨
  • 1篇病菌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真菌

机构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篇梁军
  • 1篇贾秀贞
  • 1篇严东辉
  • 1篇王庆灵
  • 1篇张星耀
  • 1篇吕全
  • 1篇理永霞
  • 1篇崔建州
  • 1篇赵嘉平

传媒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13分子标记快速区分树木溃疡病原真菌的种类被引量:1
2013年
树木溃疡病菌具有寄主多样性、危害症状复杂且分布广泛的特点,快速简便地区分真菌类别是杨树溃疡病研究及防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对树木溃疡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以M13为引物的PCR扩增可以在不同的种类之间产生稳定分化的带型。因此,本研究分离了43株18种树木溃疡病相关真菌,并且对这些菌株进行rDNA-ITS序列测定及M13-PCR。结果显示,M13带型差异与真菌的特定种类相对应。因此,认为M13分子标记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区分树木溃疡病菌。
王庆灵崔建州赵嘉平
关键词:分子标记
感、抗病杨树种类接种溃疡病菌后酚类物质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杨树对溃疡病的抗病机制,用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接种抗病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感病北京杨P.beijingensis,测定2种杨树感染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树种间及同树种内接种溃疡病菌前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存在很大差异。抗病毛白杨接种后没食子酸、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含量迅速积累达到高峰值,苯酚、邻苯二酚和香豆酸的含量积累相对较慢,苯甲酸含量变化不明显;感病北京杨与之相反,邻苯二酚、阿魏酸、苯甲酸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经方差分析,两树种间8种物质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树种内,毛白杨接种溃疡病菌后苯酚、香豆酸、阿魏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北京杨接种后香豆酸、阿魏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根据这些含量变化及差异性分析,认为没食子酸、儿茶酸、苯酚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密切相关,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酚、阿魏酸次之,苯甲酸关系不大。
理永霞吕全梁军严东辉贾秀贞张星耀
关键词:北京杨毛白杨溃疡病菌酚类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