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4031)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5H指数:10
- 相关作者:陈启元尹周澜张斌陈国辉陈金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33
- 2003年
-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的结构与分解机理的研究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重要基础问题。本文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离子存在的基本形态 ,浓度、苛性比和阳离子对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的影响 ,溶液中多种铝酸根离子平衡与转化规律 ,以及铝酸钠溶液分解机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分析了现有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的不足 ;围绕强化氧化铝生产中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目的 ,提出了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的重点。
- 李洁陈启元尹周澜张平民
- 关键词:过饱和铝酸钠溶液氧化铝
- 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工艺条件实验被引量:6
- 2006年
- 研究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微观机理。把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添加剂加入铝酸钠种分溶液中,对添加剂混合比例、浓度和添加时间等影响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速率进行探讨,在分解过程进行8 h时,对氢氧化铝晶体进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可加快Al(OH)4-扩散到晶种表面,Al(OH)4-经化学反应产生Al(OH)3以及OH-扩散到溶液本体的过程,达到强化分解过程的目的;与未加添加剂相比较,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以质量比5∶1混合)加入,质量浓度为1.56×10-4g/L以及在分解初期加入效果最好;在有添加剂的情况下晶种表面会产生更多次生晶核,由于搅拌等因素脱落或互相吸附形成新的大颗粒晶种,加快了二次成核的形成。
- 张斌周科朝陈启元黄伯云
- 关键词:分解速率
- 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的成核现象被引量:8
- 2003年
- 在不同温度 ,不同苛性比以及不同晶种量条件下 ,研究超声与未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成核现象。结果表明 ,在 45~ 65℃ ,苛性比 1 2 8~ 1 90条件下 ,超声强化不能促使铝酸钠溶液在未加晶种情况下发生一次成核。而温度低于 60℃时 ,超声强化则可以促使次生晶核的生成。随晶种量的增加 。
- 陈国辉张斌张平民陈启元
- 关键词:冶金技术晶种分解超声强化氧化铝铝酸钠溶液
- 几种添加剂提高拜耳法种分分解速率的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研究几种混合添加剂提高拜耳法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的效果。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种分分解影响不大,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提高种分分解速率,最高可达2.08%,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添加剂效果最好,最高可提高种分分解速率达到4.06%,并且分子量大的效果更好。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有机混合添加剂是以物理吸附的方式作用于氢氧化铝晶种表面。
- 张斌陈启元周科朝
- 关键词:冶金技术铝复合添加剂分解速率
- 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3年
- 系统总结了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过程研究进展。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成核和附聚过程是影响氢氧化铝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者对成核和附聚过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得到了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工业条件下的种分过程晶体生长速率很小,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过程主要为二次成核,依靠附聚过程得到砂状氢氧化铝。研究表明,上述过程都与晶种的表面形貌密切相关,晶种表面性质以及各种强化方法对铝酸钠溶液种分的成核和附聚过程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 陈国辉陈启元尹周澜张斌
- 关键词:铝酸钠溶液附聚氧化铝
- 表面活性剂加强氧化铝种分分解粒度分布研究被引量:27
- 2002年
- 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可以强化分解过程 ,增加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其中加入硬脂酸是吸附在颗粒表面 ,使种子表面疏水 ;而石蜡油的加入可强化疏水性质 ,并在 2个或多个固体颗粒粘结时起着“桥梁”作用。对产品氢氧化铝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 ,得出产品氢氧化铝在低于 10 0 0℃焙烧后 ,有机物添加剂可有效分解 ,不会带入后面的铝电解工序中。
- 张斌陈国辉陈启元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氧化铝种分分解拜尔法粒度中性油
- 粒度分布信息在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3年
- 阐述了在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的动力学研究中充分利用粒度分布信息的意义。通过分析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过程中固相产物的粒度分布情况,提出用(dN/dt)_(成核),(dN/dt))(附聚)和(dr/dt)_(径向长大)分别表示二次成核、附聚长大和晶粒径向长大的速率,并分别得到了其速率表达式,采用微分法研究了晶粒径向长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能够突出晶粒径向长大这一基本过程。利用粒度分布信息求得的晶粒径向长大速率与实际长大速率基本一致。
- 张俊张平民陈金清尹周澜陈启元
- 关键词:拜耳法铝酸钠溶液粒度分布晶粒长大
- 超声场参数对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针对超声场的输出电功率、频率、超声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得出在 15 ,2 0 ,33k Hz3种频率下 ,当输出电功率超过空化阈值 (96 W) ,在超声波中处理铝酸钠溶液 2min,都能达到很好的强化效果 ,即分解率为 4 5 %的反应时间由 30 h缩短至 15 h.但不同频率下对种分影响的具体过程不同 .并对比了有无超声场时产品的
- 赵继华陈启元
- 关键词:超声场铝酸钠溶液超声波种分分解率氢氧化铝
- 超声强化和温度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2年
- 运用分形动力学的方法考察了超声强化和温度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通过SEM图象观察发现低频超声强化相在种分过程中晶种表面有大量次生晶核的生成 ;较低温度下 (5 0℃ )能明显加速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 ;升高温度 (6 0℃ )虽然对铝酸钠溶液的种分热力学平衡不利 ,但由于温度升高 ,晶种表面活性增大 ,因而可以增大种分反应的谱维数 ,前期能够加快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反应速率。实验表明超声强化在较低温度下强化效果较好 。
- 陈国辉陈启元尹周澜张斌李洁陈金清刘吉波
- 关键词:超声强化温度铝酸钠溶液超声波氧化铝
- 超声波对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粒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通过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氢氧化铝粒径为1~3μm的粒子质量信息进行分析,考察了超声波强化处理对铝酸钠溶液二次成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55℃)下,氢氧化铝固体中成核粒子数明显较多,表明超声波能够促进铝酸钠溶液的二次成核;在60℃和65℃实验条件下,虽然成核细颗粒数高于未用超声波强化的铝酸钠溶液的颗粒数,但远低于55℃实验条件下的细颗粒数,表明超声波强化促进二次成核,随温度升高,成核作用下降;在55℃时,低频超声波比高频超声波产生更多的成核粒子,低频超声波强化种分有更强的二次成核强化作用.
- 陈国辉陈启元尹周澜张斌
- 关键词:超声波粒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