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Z201016)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朱正秋单海霞苗怡然蔡红星王云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SKI
  • 2篇移植瘤
  • 2篇胃癌
  • 2篇裸鼠
  • 2篇激酶
  • 1篇凋亡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增敏
  • 1篇人胃癌
  • 1篇鞘氨醇
  • 1篇鞘氨醇激酶
  • 1篇鞘氨醇激酶-...
  • 1篇周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周期
  • 1篇裸鼠移植
  • 1篇裸鼠移植瘤
  • 1篇P-GP
  • 1篇P27
  • 1篇BAX/BC...

机构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盐城卫生职业...
  • 1篇徐州市肿瘤医...

作者

  • 3篇朱正秋
  • 2篇蔡红星
  • 2篇苗怡然
  • 2篇单海霞
  • 1篇刘莹
  • 1篇黄广清
  • 1篇朱祖安
  • 1篇王云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KI-Ⅱ增敏顺铂对SGC7901/DDP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鞘鞍醇激酶1(Sphk1)抑制剂SKI-Ⅱ增敏顺铂(DDP)对SGC7901/DDP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腺癌耐DDP细胞株SGC7901/DDP进行体外培养后,分对照组、DDP组(DDP 2.50 mg/L)、SKI-Ⅱa组(SKI-Ⅱ1.25μmoL/L)、SKI-Ⅱb组(SKI-Ⅱ10.00μmoL/L)、SKI-Ⅱc组(SKI-Ⅱ1.25μmoL/L+DDP 2.50 mg/L)、SKI-Ⅱd组(SKI-Ⅱ10.00μmoL/L+DDP 2.50 mg/L)进行实验。采用MT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生长、周期阻滞情况;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phk1、P-gp、p27蛋白表达;并分析Sphk1与P-gp、p27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DDP组、SKI-Ⅱa组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SKI-Ⅱc组可抑制细胞生长,使停滞于G0/G1的细胞增加、S期细胞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的Sphk1、P-gp、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SKI-Ⅱa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hk1与P-gp呈正相关(r=0.550,P<0.01),与p27呈负相关(r=-0.663,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DP组未见明显改变,SKI-Ⅱb组、SKI-Ⅱd组的Sphk1、P-gp表达减弱,p27表达增强。结论 SKI-Ⅱ可通过抑制Sphk1蛋白下调P-gp蛋白、上调p27蛋白表达,增敏DDP对SGC7901/DDP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
刘莹朱祖安朱正秋蔡红星
关键词:P-GPP27
SphK1在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SphK1)在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SKI—Ⅱ、顺铂(DDP)、SKI-Ⅱ联合DDP对移植瘤进行干预,每周腹腔注射1次,共3次。定期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时间一体积生长抑制曲线。在治疗结束后的第7天脱颈处死全部裸鼠,取下瘤体组织,Western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内SphK1、Bax、Bc1-2蛋白的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SKI-Ⅱ单独及联合顺铂应用于荷瘤裸鼠后,均能通过抑制SphKl蛋白的表达增加Bax/Bcl-2的比值,且联合用药组能较SKI-Ⅱ组和顺铂组更显著地减少肿瘤组织SphKl、Bcl-2蛋白的表达(P〈0.05),并增加Bax蛋白的表达(P〈0.05)。SKI-Ⅱ联合DDP组更明显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P〈0.05)。结论SphKl通过调节Bax/Bel-2的比值起到影响胃癌生长的作用,胃癌细胞中SphKl的表达被抑制后,通过引起Bax/Bel-2比值的升高,进而产生了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SphKl的特异性抑制剂SKI-Ⅱ不仅可单独应用达到抑制胃癌生长的目的,且与DDP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黄广淸朱正秋苗怡然单海霞
关键词:胃癌裸鼠BAX/BCL-2
SphK1及其抑制剂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kinase-1,SphKl)及其抑制剂在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SKI-Ⅱ、顺铂(DDP)、SKI-Ⅱ联合DDP进行治疗,每周注射1次,共3次。定期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在治疗结束后的第7天脱颈处死裸鼠,取瘤体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内SphKl、Bax、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SKI-Ⅱ联合DDP较SKI-Ⅱ、DDP更显著地减少肿瘤组织SphK1、Bcl-2蛋白的表达(P〈0.05),并增加Bax蛋白的表达(P〈0.05),且更明显地增加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并抑制了肿瘤的生长(P〈0.05)。结论SphK1通过引起胃癌细胞内Bax/Bcl-2比值的降低,在胃癌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SphK1抑制剂SKI—Ⅱ与DDP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苗怡然黄广清蔡红星王云单海霞朱正秋
关键词:胃癌鞘氨醇激酶-1凋亡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