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立项课题 作品数:75 被引量:201 H指数:7 相关作者: 印蔚蔚 刘秀梅 吉广萍 郭忠南 董自明 更多>> 相关机构: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经济管理 更多>>
护理专业学生接受抗逆力培养与死亡教育融合课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抗逆力培养与死亡教育融合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方法将29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5名,对干预组在对照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施20课时抗逆力培养与死亡教育融合的课程教育。观察融合教育对学生抗逆力、死亡焦虑、生命意义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教育前,2组学生4方面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2组学生抗逆力、死亡焦虑总均分、生命意义感总分及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703,3.294,3.649,4.130和2.129,P均〈0.05);积极应对方式的总体有效性均值、问题解决及寻求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均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92,1.977和3.344,P〈0.05)。结论融合课程在减轻护理专业学生死亡焦虑的同时可提高其抗逆力。 张伟 李旎 周英华关键词:死亡教育 抗逆力 护理 基于任务驱动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富有创造性、具有明显逻辑思维特征的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目前比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将该方法引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加快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深化课程建设的内涵。 殷士勇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网络的发展,艺术设计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在新形势下,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借助网络资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全面把握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系。 朱单群关键词:网络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MOOC环境下的微课自主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2012年全球各大高校和学习机构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依托,面向公众提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在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浪潮下,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MOOC环境下,利用"微课"为教学单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顾雯雯高职《服装材料》课程能力体系浅析 被引量:1 2019年 分析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材料》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服装材料》课程的“四能力一素养”的能力体系,并对“四能力”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和“一素养”的培养进行了阐述说明。该“四能力一素养”的能力体系,可以突出培养学生服装材料的应用技能、拓展创新设计水平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教学效果。 陈亮 戴孝林 文斌 刘荣平关键词:服装材料 “运”中有智慧 “算”中有妙法——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2019年 运算能力作为数学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小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把握好运算内容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立足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黄哲关键词:数学教学 基于微信平台的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设计 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信”成为几乎人手必备的社交软件。文章将“微信”平台作为开展课外活动的新平台,探究了在微信平台上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原则,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化学课外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 杨柳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外活动设计 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可视化实践策略——基于“互联网+”背景 2023年 儿童诗浅显易懂、短小精悍、情感深刻、语言优美、韵味婉转,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材料。本文基于可视化视角,阐释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原则,提出可视化实践策略:可视化诵读,感受诗韵;可视化品悟,想象画面;可视化仿创,激活动力;可视化展评,促进课程优化。 闫虎 靳庆华关键词:儿童诗 校本课程 可视化 教学策略 微时代数字媒体类微课群构建实践研究——以高职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微传播的日益走红,我们已进入了"微时代"。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已逐步在各教育领域推行。文章在介绍了微课群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阐述了构建该课程微课群的意义,进而提出《图形图像处理》微课群的构建内容和设计理念,以期丰富多媒体类课程的教学资源,推动此类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 傅天泓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美育视域下儿童诗教学:审美意蕴与课堂渗透 2021年 儿童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主要表现在语言浅显、节奏鲜明、想象奇特、富有童趣等,将其纳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力、审美感悟力、审美创造力等多元能力。为此,文章探索以诵读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儿童诗的审美感悟能力,以感知意象的方式培育学生的美学素养,以仿写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美学体悟感等策略进行课堂渗透,拓宽儿童诗的教育视野,提升儿童诗教育的品质。 靳庆华 周保梅 李泽民关键词:朗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