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01)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志涛文萍余良忠李晶虞金宝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1篇地锦
  • 1篇地锦草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人源
  • 1篇三拗汤
  • 1篇色谱研究
  • 1篇配伍
  • 1篇去氢土莫酸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单层
  • 1篇相色谱
  • 1篇香薷
  • 1篇黄毛耳草
  • 1篇煎液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中医药...

作者

  • 1篇廖茂梁
  • 1篇李才堂
  • 1篇虞金宝
  • 1篇杨秀伟
  • 1篇李晶
  • 1篇何俊
  • 1篇余良忠
  • 1篇郑艳
  • 1篇文萍
  • 1篇张铁军
  • 1篇郝子博
  • 1篇张志涛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配伍对三拗汤煎液中5种成分煎出量及指纹图谱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三拗汤中5种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分析,研究配伍对汤剂中5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的三拗汤水煎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三拗汤中多成分含量的测定。甘草减少了煎液中麻黄碱的煎出量,麻黄减少了煎液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煎出量,配伍增加了煎液中苦杏仁苷的煎出量,配伍对煎液中伪麻黄碱的的煎出量没有影响。结论三拗汤在煎煮过程中成分含量存在动态变化。
何俊廖茂梁郝子博张铁军
关键词:三拗汤指纹图谱配伍高效液相色谱法
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研究中药茯苓中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EDHTA)、猪苓酸C(polyporenic acid C,PPAC)和6α-羟基猪苓酸C(6α-hydroxypolyporenic acid C,HPPA)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EDHTA,PPAC和HPPA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上述3个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EDHTA,PPAC和HPPA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值分别为(9.99±1.08)×10^(-6)、(10.06±0.53)×10^(-6)和(3.32±0.66)×10^(-6)cm·s^(-1);由BL侧到AP侧的P_(app)值分别为(17.76±0.91)×10^(-6)、(19.23±1.16)×10^(-6)和(8.19±0.57)×10^(-6)cm·s^(-1)。与本实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_(app)值(1.45×10^(-5)cm·s^(-1))和呈难于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_(app)值(4.22×10^(-7)cm·s^(-1))比较,EDHTA和PPAC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HPPA介于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之间。EDHTA、PPAC和HPPA的P_(app)A→B/P_(app)B→A比值分别为0.56,0.52和0.4l;EDHTA,PPAC和HPPA外流分别是摄取的1.78,1.91,2.47倍。结论:EDHTA,PPAC和HPPA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EDHTA和PPAC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HPPA属于中等吸收的化合物。EDHTA、PPAC和HPP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郑艳杨秀伟
关键词:CACO-2细胞单层肠吸收表观渗透系数
肠炎宁片的薄层色谱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肠炎宁片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及展开系统,以对照药材为对照,分别对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进行薄层色谱方法研究。结果地锦草以正己烷-醋酸乙酯(5∶1)、黄毛耳草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酸(5∶3∶1)、樟树根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5∶3∶0.5)为展开剂,香薷采用聚酰胺薄膜以丙酮-36%醋酸(2∶1)展开剂,均获理想分离效果,且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肠炎宁片的薄层鉴别方法。
虞金宝余良忠李才堂李晶文萍张志涛陈玉圆
关键词:地锦草黄毛耳草香薷薄层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