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
- 作品数:34 被引量:197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德伍吴志强彭燕张向荣蓝蔚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是细胞工程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stemcells,bonemarrow,biologicalcharacterization,mesenchymalstemcells,bonemarrow,tissue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7-03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313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7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从检索到的313篇文献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2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4篇涉及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软骨膜、骨膜、骨骼肌、骨小梁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具有向损伤局部集中的趋化性及"局部专一诱导性分化"、免疫调节、支持造血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和软骨、心脏、皮肤、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其在组织修复领域将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张向荣刘德伍郭光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髓生物学特性
- 混合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对Cu在彭泽鲫组织中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三种重金属离子(Cu、Zn、Cd)相互作用对Cu在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Pengzenensis)组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在彭泽鲫组织中积累的影响与离子的种类、数量及组织的类型有关,Cd离子影响显著,Zn离子影响不明显,随着重金属离子种类的增加,相互作用对其积累的影响变得更为显著,Cu离子在鱼脑、肾脏和鱼鳃中的积累浓度升高。三种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不会改变Cu在彭泽鲫组织中的分布规律,Cu在彭泽鲫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为肾脏、鱼脑、鱼鳃、肌肉。
- 吴志强周辉明王尚洪
- 关键词:CU重金属彭泽鲫
- 赣无系列油茶幼林生长特性与林分产量结构特征被引量:8
- 2007年
- 初步分析了赣无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特性及林分产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林早实丰产,营养生长分化程度小;始产期林分生殖生长分化强烈,经营者后期管理措施影响林分群体始产期的产量结构和林分产量。
- 龚春左继林徐林初雷小林幸伟年刘胜鄢建国
- 关键词:油茶幼林
- 茅莲湖垂钓池塘养殖模式试验
- 2008年
-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在茅莲湖的2个池塘(1.78hm^2)进行了养殖和垂钓结合试验。2004年底从附近鱼塘干塘时直接收购鱼种,一次性放足。冬季密度约为2.5万kg/hm^2,夏季减小到1.5万kg/hm^2。灵活投喂饲料,抓好水质调节、鱼病防治等日常工作。垂钓集中在春秋季的周末和“黄金周”。纯利润166996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68。
- 张重祉吴志强王玉彬邹琦
- 关键词:垂钓池塘养殖
- 黄芪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0
- 2009年
- 背景:课题组以往的研究证实黄芪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体外扩展生长和表皮干细胞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作用如何特别是是否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样细胞分化的效应,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黄芪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6-09/2008-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临床骨髓穿刺检查正常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含黄芪、胎牛血清、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组成的诱导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含黄芪的上述培养液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63和广谱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黄芪诱导后部分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扁园形,呈表皮样细胞形态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部分诱导细胞p63、广谱细胞角蛋白表达均呈阳性。结论:黄芪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
- 邹萍胡翔刘德伍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创面修复
- 油茶林套种中药材品种及其种植技术被引量:11
- 2007年
- 合理套种中药材有助于油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文章提出了油茶林套种选择中药材品种的原则,依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成果介绍了半夏、射干、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等中药材的主要种植技术。
- 朱培林王玉易文红徐林初秦爱文周玉卿
- 关键词:油茶中药材套种药材栽培
- 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22
- 2005年
-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包括急性毒性及判断,在鱼类组织器官的毒性效应和血液中生化参数的影响,在鱼体中的生物积累,毒性作用机理,联合毒性效应,生物检测等问题。
- 周辉明吴志强袁乐洋胡茂林宋炜张重祉张爱芳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鱼类联合毒性效应生化参数生物积累生物检测
- 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产量结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为给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高效经营及加快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对GLS高产无性系油茶幼林始产期的生殖生长特性及产量结构特征进行了静态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始产期的林分生殖生长分化程度逐年降低,林分株间产果量差异逐年减小,产量结构变化显示低产株数逐年减少高产株数逐年增多的特点,立地条件和幼林始产期的经营水平明显影响着群体产量结构与林分产量。
- 左继林徐林初龚春宋祥兰刘胜雷小林幸伟年曾赣林
- 关键词:经济林油茶无性系幼林
- hTERT基因转染人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pIRES2-EGFP-hTERT转入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并用G418筛选法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与培养。应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ERT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组hTERT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强于非转染组。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具有可行性。
- 王联群刘德伍蓝蔚林尊文黄培信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体外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被引量:10
- 2008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机体不同类型组织后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的靶细胞,提示机体内局部微环境可诱导和决定干细胞的发育取向,但其诱导分化条件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3/2007-01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骨髓来源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同期收治的临床骨髓穿刺检查正常的5例住院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Cytolab公司产品。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人骨髓,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诱导组加入含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5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对照组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恒温培养箱培养14d。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4、Ⅷ因子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诱导组细胞由长梭形变为短梭形和扁平形,呈内皮样细胞形态特征,CD34、Ⅷ因子均呈阳性表达,细胞胞浆内可见W-P小体。对照组细胞CD34、Ⅷ因子呈阴性。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成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
- 刘德伍李晓亮张志安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