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116)
- 作品数:115 被引量:1,316H指数:21
- 相关作者:刘军李廉水程中华崔维军王常凯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泰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该文利用12个城市1000多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考察了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异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规模、生产率等)与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和履行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呈显著正相关系;政府监管促进了企业在劳工权益保护、环境管理和产品质量等社会责任的履行;加入行业协会或公益性组织的企业,在社会责任行为上存在"同群效应"。因此,结合企业异质性在供应链管理中推行社会责任,会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张三峰杨德才
- 关键词:供应链社会责任
-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21
- 2014年
-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慢,2006—2011年上升较快;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不仅机械电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部分轻纺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为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合理的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多数资源加工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源加工工业碳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对于提升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
-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经济
-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评价研究被引量:108
- 2015年
- 环境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走"新型化"发展道路。本文首次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阐述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并在五维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经济指标、科技指标、能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服务指标在内的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评价,整体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不断提高,制造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区域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呈明显的阶梯化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的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综合能力最高、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省域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各地区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综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的综合能力强,天津、北京和福建较强,海南和河北较弱:中部地区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较强,江西较弱,山西弱;西部地区重庆和四川较强,陕西、广西和内蒙古较弱,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新疆和西藏弱;东北地区辽宁和吉林较强,黑龙江较弱。
- 李廉水程中华刘军
- 关键词:制造业
-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困境与趋势被引量:17
- 2015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能源节约能力有所增强,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三高一低"粗放式的发展消耗了大量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低端。未来,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
- 刘军程中华李廉水
-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
-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结果显示,我国有86%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情况比较严重。其中,投资过度占了42%,投资不足则达到了58%。此外还发现,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因素中,基本面因素是最关键的。股权因素中的股权集中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改进非效率投资的几点建议。
- 姚晖高仙路茵
- 关键词: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
- 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绩效评价与区域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应模式和重点,促进子系统间及各系统内主要因子的均衡发展。
- 姚晖宋恬静朱琴
- 关键词:气候变化绩效评价
-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变化新趋势及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 段会娟刘军
- 关键词: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产业集群
- 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被引量:27
- 2014年
-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工业旅游、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等。在政府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推动和网络创新等路径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 周锦
- 关键词:文化产业制造业产业融合
- 产业集聚、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呈正"N"型波动;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负向影响,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集聚带来的负向影响主要由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主导。
- 程中华刘军
-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区工资差距空间计量模型
- 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刘军杨浩昌崔维军
- 关键词:出口贸易就业总量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