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3225089) 作品数:48 被引量:355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刘洋 尤振宇 刘渤娜 苏晓辉 刘学飞 更多>> 相关机构: 解放军第202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及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及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涛 王辉山 陶登顺 杨忠路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 炎症因子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积极度及其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发布健康资讯、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用药指导5项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比较干预前、干预中(干预6个月)、干预后(干预1年)患者的积极度、生命质量、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26例患者中,536例完成为期1年的干预,失访率为14.38%(90/626)。干预前、中、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F值分别为12.350、13.215、10.515、29.114、42.972、10.951、89.783、33.311,均P<0.05);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F值分别为30.039、33.849、7.152、27.453、59.938、214.270、73.488、62.014,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F=16.491,P<0.01);积极度总分增加(F=9.471,P<0.01),积极度水平分级发生变化(χ^2=16.183,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F=1.486,P=0.227)无变化;积极度与一般健康状况(r=0.099,P=0.013)、精力(r=0.101,P=0.011)、精神健康评分(r=0.099,P=0.013)存在弱相关。结论:全科医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刘雪君 王爽 万荣荣 肖涣 郎朗 赵心 于晓松关键词:慢性病 共病现象 全科医生 网络平台 MTDH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一线化疗的关系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TDH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一线化疗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MTDH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其中45例接受一线化疗的晚期患者随访36个月,探讨MTDH表达水平与化疗客观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高表达MTDH,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5)、肿瘤分期(P=0.001)、远处转移(P=0.001)和Ki67指数(P=0.041)呈正相关。接受一线化疗的45例晚期患者中,MTDH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客观有效率低(32.1%vs 64.7%,P=0.0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4.0 vs11.0个月,P=0.03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TDH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远处转移和Ki67指数呈正相关。MTDH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因子。 尤振宇 刘洋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MTDH 免疫组化 化学治疗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尤振宇 刘洋 苏晓辉 刘渤娜 刘学飞关键词:晚期结肠癌 化疗 全反式维甲酸 临床疗效 疾病进展时间 小儿胸闷、气短相关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胸闷、气短患儿病因的分析,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小儿心脏病房以胸闷、气短为主诉就诊的患儿224例,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病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病原,可以引起瓣膜轻微返流。(2)链球菌感染也可以引起胸闷、气短。(3)感染组过敏原阳性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4)33例心电图发现早搏,97例心脏超声有二、三尖瓣微量反流。结论:儿童时期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常为感染诱发,肺炎支原体最常见,且其对心肌损害比例最高。食物、呼吸过敏原可能是无感染患儿胸闷、气短症状发生的主要诱因。精神心理因素是年长儿出现胸闷、气短因素之一。 吕红娇 张亚丽 王虹 于雪馨 邢艳琳 陈睿 王策 孙乐 李雪梅关键词:胸闷 气短 肺炎支原体 链球菌 心肌损害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通过试点研究验证初步设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基层管理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沈阳市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例签约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的ASCVD高危慢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身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ASCVD基层管理路径采用创新性研制的“协同式”基层管理措施实施规范化基层管理,评价干预6个月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患者失访率为7.4% (9/122),1 13例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问卷均合格有效.干预后患者积极度总体水平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5).各维度得分:相信积极主动的角色很重要(t =4.546,P <0.05)、有采取行动的信心与知识(t=4.684,P<0.05)、实际采取行动(t=5.332,P<0.05)以及压力下仍能坚持(t=7.785,P<0.05)也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命质量总分(t=2.086,P<0.05)、心理健康总分(t=1.980,P<0.05)、生理功能(t=2.420,P<0.05)、活力(t=3.077,P<0.05)、精神健康(t=2.992,P<0.05)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明显相关(r=0.320,P<0.05).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5).结论 ASCVD基层管理路径及“协同式”干预措施在基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施后可通过增强患者积极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等临床结果. 万荣荣 于凯 王爽 张陆 赫曙光 赵心 肖焕 林雪 刘雪君 于晓松关键词:疾病管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碘克沙醇对单支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碘克沙醇对单支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功能损伤(CI-AKI)差异。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国30个中心入选的3 04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血管支数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SV)组(n=2 618)与多支病变(MV)组(n=424)。主要研究终点为PCI术后72 h MACCE[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卒中、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及CI-AKI,次要终点为PCI后72 h至30 d的MACCE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SV组患者PCI手术时间、水化总体积、碘克沙醇用药时间、碘克沙醇体积低于MV组,术后水化比例、术前及术后均水化比例高于MV组,两组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病变分级、术前心肌梗塞溶栓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比较:SV组MACCE、MI发生率低于MV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次要终点比较:SV组TLR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于MV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碘克沙醇行PCI治疗后,MV患者住院期间的MACCE及MI发生率较SV患者增加,CI-AKI发生率无差异;术后72 h至30 d MV患者TLR及支架内血栓风险增加。 隋洪刚 王效增 杨霖 赵昕 顾若曦 韩雅玲ET-1与NT-proBNP浓度变化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浓度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LVH患者12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8例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ET-1、NT-proBNP的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及ET-1浓度分别为(6.4±3.5)pg/m L和(18.4±1.5)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932,可信区间为0.886-0.988,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79.9%;血浆ET-1曲线下面积为0.798,可信区间为0.709-0.892,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93.1%。结论:高血压LVH患者NT-proBNP及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高血压LVH患者NT-proBNP及血浆ET-1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杨忠路 刘涛 张仁腾 姜辉 王辉山关键词:血浆ET-1 NT-PROBNP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探讨治疗时间、心血管副反应、K-ras基因型、单器官转移部位及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接受治疗超过半年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于治疗时间半年以内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43)。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中位PFS及OS长于未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P=0.014;P=0.032)。K-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PFS及OS有统计学差异(P=0.024;P=0.039)。单器官转移至肝脏的患者与单器官转移到卵巢的患者,其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P=0.853;P=0.835)。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其OS长于未行维持治疗的患者(P=0.013)。结论: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治疗时间和出现心血管副反应可能是患者的预后因素。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刘洋 尤振宇 苏晓辉 刘渤娜 刘学飞关键词:结肠癌 贝伐单抗 化疗 预后 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急诊行PCI术的患者1 685例.按年龄分为两组:<60岁组(n=932)和≥60岁组(n=75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观察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3年两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的相关情况.结果 ≥60岁组患者CI-AKI发病率高于<60岁组患者(14.7% vs 8.6%,P<0.001).年龄、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对比剂剂量是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3年,≥60岁组患者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60岁组患者(4.2% vs 1.5%,P< 0.001;1.5% vs 0.2%,P=0.011).结论 临床医师应慎重对待高龄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心功能,在术中尽量精准使用对比剂剂量,以期预防CI-AKI的发生. 王雅 杜占奎 王效增 顾若曦 何瑞霞 周铁楠 韩雅玲关键词:年龄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