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239) 作品数:6 被引量:34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雪山 鄢捷年 樊锐 王显光 林永学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溅射薄膜技术在井下扭矩/钻压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井下随钻测量和大尺寸特制弹性体的特殊性,介绍了溅射薄膜技术在井下扭矩/钻压测量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模拟环境适应性试验,证实溅射薄膜型应变计比传统的粘贴应变计具备明显优势。同时提出将镀膜金属膜片焊接到弹性体以实现一体化测量的思想,相比较于整体大尺寸弹性体镀膜,仅对常规膜片操作,充分利用了现有成熟溅射工艺和设备,降低了工艺复杂性和工艺成本,并可推广到更多相似特殊场合。 樊锐 罗君关键词:随钻测量 近钻头钻压、扭矩测量短节的结构参数设计 被引量:8 2010年 在随钻测量(MWD)系统中,为了准确获得近钻头钻压和扭矩等信息,在钻铤上设计了一段测量短节。影响该短节性能的因素有安全系数、灵敏度及分辨力,而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设计了一种粘贴应变片式的测量结构。分析了测量短节的受力情况,利用LabVIEW开发了基于G语言的短节结构参数优化和强度校核平台,确定了测量短节结构参数最优组合及具体应力大小。利用ANSYS软件对测量短节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此设计的可行性。 樊锐 谢赛关键词:钻压 扭矩 灵敏度 分辨力 安全系数 利用微流量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压力管理钻井技术 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外近期开发了基于钻井液微流量控制的钻井技术。该技术在钻井液管路上设置了传感器和节流器,可实现对进出口钻井液压力、流量、循环密度、流速等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反馈控制。微流量控制技术属于压力管理钻井中的一种,通过控制井口回压的方式来平衡井筒压力,从而达到精确控制井筒压力的目的。 胡志坤 柳贡慧 李军 陶谦关键词:井筒压力 微流量 传感器 钻井 基于局部特征和相关系数的MWD泥浆脉冲信号识别 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MWD(measure while drilling)泥浆脉冲信号提取和识别问题,对泥浆脉冲信号中夹杂的各种噪声进行分析,用相关去噪算法和移动中值估计算法来消除泥浆脉冲信号中的噪声和基值漂移;然后针对曼彻斯特编码的泥浆脉冲信号特征,将局部特征算法和相关系数算法应用到了泥浆脉冲信号的识别上.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去噪和解码算法过程简单实用,具有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等特点,符合工程应用的要求. 涂兵 李德胜 林恩怀 冀苗苗 张娟娟关键词:随钻测量 曼彻斯特编码 水平井井筒温度场模型及ECD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因水平井钻井液安全窗口较窄,所以准确预测水平井井筒循环温度对井底压力控制、安全快速钻进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常规钻井井筒温度计算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能量守恒方法,建立了包括垂直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水平井井筒循环温度预测模型,并用实测的井筒温度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误差仅为0.6%。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在水平段较短时,环空内钻井液最高循环温度位置位于水平段起始处或在造斜段末端处;当水平段较长时,环空内钻井液最高循环温度位置位于水平段,并随着水平段的延伸逐渐接近井底;水平段起始处的ESD将逐渐降低,ECD沿着水平段逐渐升高,在钻头处(即井底)最高。 杨雪山 李胜 鄢捷年 林永学 王显光关键词:井筒温度 水平井 ECD 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3 2012年 在高温高压井中,当钻遇复杂地层时需及时调整钻井液的密度。目前所建立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度预测模型都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经验模型,尽管这些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但当钻井液密度发生改变时,其模型中的各项回归系数就不再适用。建立了一个新的密度预测模型,其特点是,当油基钻井液配方不变时,可根据某一给定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含温度、压力的密度模型,准确地预测其加重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度。并且,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加重材料的加入会对钻井液造成一个附加的体积变化,因而经本研究修正后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杨雪山 鄢捷年 马鹏程 周昊 盛炜炜关键词:油基钻井液 高温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