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3) 作品数:36 被引量:525 H指数:16 相关作者: 曲克明 刘鹰 马绍赛 傅雪军 朱建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酒石酸钾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屏蔽剂排除海水中钙、镁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将纳氏试剂比色法用于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的测定,最佳测定条件为2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量2.5mL,纳氏试剂1.5mL,显色时间25min。该方法对盐度为10~32的海水可以直接测定,氨氮质量浓度在0.01~0.04mg/L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1mg/L,加标回收率在91%~108%。 石芳永 张延青 徐洋 刘鹰 刘明星关键词:海水养殖 氨氮测定 次溴酸盐氧化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厂化养殖系统优化设计原则 被引量:14 2007年 论述了工厂化养殖系统优化设计原则,即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内涵及其实现措施,结合该原则,提出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概念设计和水处理工艺。采用该原则设计的工厂化养殖系统,1kg商品鱼的耗水量仅为24.47m^3,虽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同类养殖系统(13—15m^3水/kg鱼)略高,但大大低于流水养殖模式的耗水量(360-600m^3水/kg鱼)。 刘鹰关键词:工厂化养殖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自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过程实验 被引量:20 2010年 进行了不同初始NH4-N浓度,在实验水温20~24℃条件下,利用微生态制剂辅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自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H4-N浓度对自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产生显著影响,5、10和20 mg/L高浓度NH4-N更易于微生物的扩繁生长和生物膜形成,其生物膜达到预期水质净化效果的形成周期,即生物挂膜成熟周期,约需要35~40 d。生物挂膜成功后,形成很好的硝化作用,实验生物滤池中的NH4-N、NO2-N浓度均保持低于0.05 mg/L,COD浓度低于3 mg/L,显示出对NH4-N、NO2-N和COD很高的去处效果,但对PO4-P处理效果不明显。而1和2 mg/L低浓度NH4-N不易于微生物的扩繁生长,难以形成具有较好水质净化效果的生物膜,即生物挂膜难以成功。 傅雪军 马绍赛 曲克明 周勇 徐勇关键词: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生物载体 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53 2007年 研究了正常溶氧(5.5~6.0 mg/L)和过饱和溶氧(10~12 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69.43 mg/L(58.53~82.36 mg/L),43.80 mg/L(37.57~51.06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30)值和96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36 mg/L(1.15~1.61 mg/L)和0.98 mg/L(0.83~1.16 mg/L);而过饱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94.80 mg/L(79.77~112.66 mg/L),58.64 mg/L (51.40~66.90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37 mg/L(2.0j~2.75 mg/L)和1.52 mg/L(1.30~1.77 mg/L)。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均具有一定的毒性,无论在正常溶氧还是过饱和溶氧条件下,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毒性都大于亚硝酸盐,同时高溶氧的存在使中国对虾对这两种物质毒性耐受能力得以提高,且过饱和溶氧对非离子氨毒性的影响程度高于亚硝酸盐。 王娟 曲克明 刘海英 李健 马德林关键词: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中国对虾 急性毒性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被引量:26 2008年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刘晃 倪琦 顾川川关键词:循环水养殖系统 工厂化养殖 对虾养殖 海水养殖 竹环填料生物滤器在两种海水鱼养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以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as)、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养殖排放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现场研究了竹环填料生物滤器处理高盐度、低氨氮负荷海水养殖废水的运行效果以及挂膜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养殖废水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93~1.33 mg/L,氨氮去除率达到27%~39%,挂膜时间需45 d;半滑舌鳎养殖废水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38~0.52 mg/L,氨氮去除率达到20%~30%,挂膜时间需65 d。另外,对生物滤器挂膜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的氨氧化细菌数量和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进行了统计,氨氧化细菌的数量在点带石斑鱼和半滑舌鳎养殖排放水处理系统中分别达到104~105 CFU/mL和103 CFU/mL,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则分别达到104 CFU/mL和103 CFU/mL,并分析了温度、进水氨氮负荷、反硝化作用对半滑舌鳎养殖废水生物滤器亚硝酸盐积累现象的影响。 徐洋 高喜燕 张延青 刘志培 刘鹰关键词:海水养殖废水 氨氮去除率 节能型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车间优化设计 被引量:9 2009年 优化设计建设了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车间,车间建筑面积2 880 m2,养殖水面1 340 m2。优化设计主要包括节能型养鱼车间、循环水处理工艺、补充水及外排废水处理工艺、养鱼池、生物滤池及渠道式紫外线消毒池设计。该养鱼车间比一般低拱车间节能30%以上。生物滤池为4段流水式结构。养鱼池能自动清污,倒U形管控制水位。渠道式紫外线消毒池消毒效率高,细菌去除率99%以上。通过养鱼工程优化设计及基地建设,提出了我国未来海水循环水养殖的三级推广模式。 曲克明 杜守恩 朱建新关键词:优化设计 半滑舌鳎 亲环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2008年 亲环素(Cyclophilins,CyPs)是1个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高度保守性的多功能蛋白家族,也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剂药物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CsA)的蛋白受体,除了具有肽酰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isomerases,PPIase)活性外,亲环素还在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辅助蛋白折叠、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HIV-1病毒蛋白组装等过程。近年国内外关于亲环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环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分布、相关的蛋白序列分析、亲环素的结构及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在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中发现的类似亲环素的基因序列为微藻中亲环素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潘克厚 马晓磊 石娟关键词:亲环素 生物学功能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2011年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挂膜及运行过程中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脱氮机制,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的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及硝化菌进行培养计数.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细菌的16S rD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片段进行分离,分析了所得到的细菌群落特征DNA指纹图谱,对其中的优势菌属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3类细菌的数量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直至达到稳定的趋势.各个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非常丰富,Shannon指数分别为1.53、1.44、1.57、1.08、1.27和1.30.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变化,但2个相邻时期的Cs值(相似性指数)都比较高,说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演替是缓慢而有规律的.生物载体上存在多类细菌共同作用于养殖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出水水质能达到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其主要优势种群以Proteobacteria和Flavobacteria为主,分离鉴定出了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及黄杆菌(Flavobacteriaceae bacterium)等兼性厌氧细菌,表明生物滤池中可能同时存在硝化和脱氮途径. 张海耿 马绍赛 李秋芬 傅雪军 张艳 曲克明关键词:生物载体 生物挂膜 微生物群落结构 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试验 被引量:3 2008年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对象,测定了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在(20±1)℃条件下,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mg/L。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的48、961、44 hEC50为27.01、34.953、3.14 mg/L;对亚心形扁藻的48、961、44 hEC50为34.65、28.73、20.57 mg/L。聚六亚甲基胍在常规使用剂量下对养殖水体中的单胞藻不会造成直接的抑制效应。 李锋 刘淇 王群 董元朋关键词:球等鞭金藻 亚心形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