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

作品数:46 被引量:495H指数:13
相关作者:汪年松张晓光薛勤程树群吴孟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慢性
  • 6篇血清
  • 6篇血液
  • 6篇静脉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肾病
  • 5篇肾小球
  • 5篇肾脏
  • 5篇肾脏病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癌栓
  • 4篇血压
  • 4篇肾小球肾炎
  • 4篇肾炎
  • 4篇门静脉
  • 4篇门静脉癌栓
  • 4篇静脉癌栓
  • 3篇血管
  • 3篇营养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22篇汪年松
  • 8篇张晓光
  • 7篇薛勤
  • 6篇陈汉
  • 6篇吴孟超
  • 6篇王锋
  • 6篇程树群
  • 5篇俞岗
  • 5篇唐令诠
  • 5篇简桂花
  • 4篇崔勇平
  • 4篇范瑛
  • 4篇杨家和
  • 4篇盛晓华
  • 3篇丛文铭
  • 3篇赵玉祥
  • 3篇孙雪鹏
  • 3篇刘立根
  • 3篇季光
  • 3篇沈锋

传媒

  • 7篇中国血液净化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肿瘤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附5例报告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或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水平的影响。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5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伴有两肺间质性炎症。肾活检示新月体比例为56.7%~5.9%,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的同时,运用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结果单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ANCA-MP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54.34±31.73)vs(87.96±46.67),P=0.003];抗-GBM亦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13.00±11.61)vs(23.53±24.27),P=0.079]。肾功能显著改善,2例治疗前需透析的患者中有1例无需维持透析,血肌酐由治疗前710μmol/L降至350μmol/L;3例治疗前无需透析的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由治疗前586μmol/L、197μmol/L、367μmol/L降至261μmol/L、136μmol/L、236μmol/L。肺部间质性炎症均有明显好转。免疫吸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常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稳定。5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快速、显著降低急进性肾炎患者循环中的ANCA、抗-GBM等自身抗体,改善肾功能和肺部病变,使患者迅速达到临床缓解,安全性好。
滕杰陈利明邹建洲吉俊方艺丁小强章晓燕徐少伟钟一红傅辰生袁敏
关键词:蛋白A免疫吸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颈椎前路椎管扩大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撑开的安全性和椎管扩大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下颈椎(C5)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颈椎前路椎体开槽撑开过程,分别施加80、120、160 N荷载,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线弹性分析,观察应力分布与应变特征,并重建颈椎应变的截面轮廓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5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椎板近棘突处,椎板内外壁主应力方向不同。应变后椎管面积增加率最大,集中在椎管中央和侧方;壁椎管内壁径增加率最小,160 N载荷下椎管内壁的变形率为1.77%。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可扩大椎管,有效减小椎管内压应力,并提示在一分限度内是安全的。
程黎明贾连顺蔡宣松俞光荣梅炯黄本才朱川海郑本辉
关键词:颈椎前路椎管扩大三维有限元有效性颈椎椎管狭窄症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生长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8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生长特征。方法 :分析 130例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变化 ,观察癌栓的生长方式、生长速度和病人的自然病程。结果 :96 .2 %(12 5 / 130 )的癌栓以主瘤作为基部在肿瘤同侧门静脉内生长 ,3.8%(5 / 130 )的癌栓在肿瘤对侧门静脉内生长。癌栓以门静脉壁作为支架逆血流离心式发展 ,平均生长速度为 (0 .5± 0 .1)cm3 /月。癌栓病人自然病程为 (7.0± 0 .5 )月。结论 :肝癌门静脉癌栓生长具有离心、同侧和快速发展的特征。
程树群吴孟超程红岩陈汉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癌栓
高原地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对右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评价拉萨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海拔 3 700m开展 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1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早拔管组(n—8,进人L 后 6 h内拔除气管插管)和对照组(n=8,进入ICU后8h后拔除气管插管)。分别于拔管前及拔管后10、30、60、120和240 min,测定右心房压(RA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右心室每搏容量指数(RVS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结果:患者均无早期死亡。早拔管组和对照组分别于CPB后(3.85±1.21)和(12.22±1.63)h拔除气管插管。早拔管组RAP在拔管后10 min较拔管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VEDVI、CI以及RVSI明显增加(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60 min,PVRI显著降低,RVEF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的 RAP、RVEDVI、PVRI、RVEF、CI以及RVSI在相应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原地区 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能增加静脉回流量,降低右心室的后负荷,改善右心室收缩力和泵功能,增加心输出量。
王志农张宝仁王军李素芝王洪亚张胜天李少勇陈忠东
关键词:早期拔管右心室功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双倍剂量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科素亚单倍剂量组和科素亚双倍剂量组,分别应用科素亚50mg和100mg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脂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酸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而血肌酐、血钾、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与单倍剂量科素亚治疗组比较,双倍剂量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两组剂量科素亚治疗肾性高血压均有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双倍剂量较单倍剂量科素亚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更好。
汪年松彭荣简桂花范瑛薛勤唐令诠
关键词:科素亚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
肾脏病对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0年
邢涛汪年松
关键词:妊娠影响肾脏病妊娠并发症高血压病史异常妊娠血管损伤
胸腺肽α_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5 7例肝癌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为手术切除组 (n =38) ,治疗组为手术切除加术后Tα1治疗(n =19)。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 84 2 %比 86 8% (P =0 5 4 2 ) ,复发时间分别为7 0个月比 5 0个月 (P =0 0 6 0 5 )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0 0个月比 7 0个月 (P =0 0 0 39)。结论 Tα1有助于肝癌术后延缓复发并延长生存期。
程树群吴孟超陈汉沈锋杨家和赵玉祥莫莜卫
关键词:胸腺肽Α1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
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慢性肾脏病(CKD)已占到人口的7%~10%,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Ⅲ)显示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9.2%.血肌酐升高的检出率为6.9%.美国成人CKD的患病率约为11%。AusDiab研究时发现澳大利亚的CKD患病率高达16%。日本的Kunitoshi等1分析了1993年和2003年的2个数据库资料发现.1993年和2003年日本冲绳地区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是3、4%和4.3%.
张晓光汪年松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白蛋白尿患病率营养调查CKD检出率
脂肪肝辨证分型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9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脂肪肝辨证分型文献的回顾性调查 ,寻找脂肪肝辨证分型的一般规律 ,初步建立脂肪肝辨证分型的标准。方法 :检索我国期刊 1975~ 2 0 0 1年间的相关文献 ,采集相关信息 ,以K -means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及SPSS统计软件为研究手段。结果 :共检索出有关脂肪肝的文献 112 6篇 ,其中辨证分型者 96篇 ,病例数5 193例 ,涉及 5 4个不同的证型 ,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标化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肾不足、湿热内蕴等 5个证型。结论 :标化后的证型及其分型依据可以指导脂肪肝的辨证分型 。
魏华凤季光邢练军
关键词:脂肪肝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复杂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评价瓣周脓肿、心肌脓肿以及瓣膜严重毁损等复杂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年 12月至 2 0 0 2年 6月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心内膜炎患者 5 7例临床资料 ,均为原发性心内膜炎 ,其中感染侵犯主动脉瓣 2 5例、二尖瓣 16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16例。术中发现瓣叶严重毁损 32例、主动脉瓣周脓肿 19例、主动脉根部环形脓肿导致左心室 主动脉连接破坏 4例、二尖瓣后瓣环脓肿 11例、心肌脓肿 6例、瓣膜赘生物形成 5 5例。脓肿清除后遗留残腔采用间断褥式缝合 6例、自体心包片修补 19例、牛心包片修补 6例、聚四氟乙烯膨体补片修补 4例 ;施行以带瓣管道作升主动脉根部替换和左、右冠状动脉移植术 4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2 1例 ,二尖瓣替换术 16例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替换术 16例。结果 早期死亡 6例 (11% ) ,死亡主要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人造心脏瓣膜性心内膜炎和多脏器功能衰竭。随访 4个月至 14年 ,平均 (5 93±0 2 0 )年。晚期死亡 5例 ,晚期主要并发症为人造瓣膜性心内膜炎。术后 1年心功能恢复NYHA分组Ⅰ~Ⅱ级占 96 % (44 / 4 6 ) ;5年再手术免除率为 (84± 3) % ,5年实际生存率为 (6 1± 9) %。结论 复杂性心内膜炎局部组织破坏较多 ,应限期手术或急症手?
王志农张宝仁徐志云郝家骅邹良建梅举徐激斌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肌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