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及科技计划

作品数:35 被引量:198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健郭绍举张竞超黄明河李泉水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胆囊
  • 11篇结石
  • 7篇胆囊结石
  • 7篇胶囊
  • 7篇防石胶囊
  • 7篇复发
  • 6篇胆管
  • 6篇胆结石
  • 5篇胆管炎
  • 5篇运经仪
  • 5篇术后
  • 5篇结石复发
  • 5篇梗阻
  • 5篇梗阻性
  • 5篇梗阻性胆管炎
  • 4篇胆道
  • 4篇胆道镜
  • 4篇胆囊结石复发
  • 4篇SOD及MD...
  • 4篇超氧化物

机构

  • 23篇深圳市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21篇李健
  • 21篇郭绍举
  • 19篇张竞超
  • 11篇黄明河
  • 8篇黄彬
  • 5篇王天星
  • 5篇卢育才
  • 4篇杨卓欣
  • 4篇蔡锦莲
  • 4篇谢宗贵
  • 4篇冯春霞
  • 3篇黄增平
  • 3篇李恺
  • 2篇刘禹翔
  • 2篇张永斌
  • 2篇吴泽斌
  • 2篇李兰
  • 2篇潘宏光
  • 1篇熊华花
  • 1篇李泉水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新中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胃舒冲剂预防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胆胃舒冲剂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作用。方法:将入选112例微创内镜保胆取石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对照组取石后未进行任何治疗,中药组于取石后第4天开始服用胆胃舒冲剂,为期2 年。结果:B 超复查...
李健黄明河卢育才张竞超郭绍举
关键词:纤维胆道镜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4例被引量:2
2006年
陈丽华蔡锦莲刘青刘雪梅徐成山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辨证论治
疏肝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中药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3例以四逆散为主方加减化裁,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71例予吗丁啉10mg,日3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B超胃排空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佐以化瘀、补虚、养阴等法,标本兼治,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蔡锦莲董彦敏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疏肝和胃法
1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B超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1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据其临床和病理诊断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病人中胆固醇息肉81例,炎性息肉14例,腺肌瘤息肉5例,腺瘤息肉17例,胆囊癌3例。结论:B超诊断胆囊息肉准确可靠,对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诊断符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卢育才李健李恺郭绍举张竞超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病理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MRI表现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淋巴结转移MRI表现及其与蛋白P53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放射治疗前行MRI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NPC患者110例,用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淋巴结转移的MRI表现与P53蛋白的关系.结果:颈部淋巴结双侧转移率为34.0%(17/50),咽后外侧淋巴结双侧转移率为11.4%(4/3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茎突前间隙受累病例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8.4%(30/62),茎突前间隙未受侵犯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2.1%(25/4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茎突后间隙受侵犯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8.2%(30/44),茎突后间隙未受侵犯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0.3%(20/6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深部淋巴结转移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0%(39/50),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1%(27/35).结论:NPC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茎突后间隙的受累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颈部淋巴结转移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杨忠杨忠单军徐坚民李莹单军
关键词:鼻咽肿瘤P53蛋白淋巴转移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68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病史、异物部位和种类及并发症等。368例患儿中,3例在术前将异物咳出,2例因病情危重未取异物,其他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结果:3例在术前将异物自行咳出,4例死亡,2例患儿遗留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余均手术取出异物。结论:对于儿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应详细询问异物吸入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胸部X线或CT检查,以避免延误病情和出现误诊、误治。
潘宏光李兰梁振江吴泽斌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儿童
耳压及防石胶囊预防胆囊结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耳压及防石胶囊预防胆囊胆固醇和胆红素结石的作用。【方法】①预防胆固醇结石实验:将75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每天只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喂胆固醇结石诱石饲料,熊去氧胆酸(UDCA)组喂胆固醇结石诱石饲料加UDCA(剂量为50 mg/kg),防石组喂胆固醇结石诱石饲料加防石胶囊(剂量为1 g/kg),耳压组喂胆固醇结石诱石饲料并每天按压耳穴中胆俞、胆囊穴及日月等穴;②预防胆红素结石实验:将64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每天只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喂胆红素结石诱石饲料,防石组喂胆红素诱石饲料加防石胶囊(剂量为1 g/kg),耳压组喂胆红素诱石饲料并每天按压耳穴(穴位同前)。【结果】2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预防胆固醇结石实验中模型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及胆汁中钙离子浓度显著性升高,防石胶囊及耳压法可显著性降低结石发生率及钙离子浓度;预防胆红素结石实验中模型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及胆汁中胆红素含量显著性升高,防石胶囊及耳压法均可显著性降低结石发生率及胆红素含量(均P<0.05或P<0.01)。【结论】耳压及防石胶囊能预防胆囊胆固醇和胆红素结石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它们能分别降低胆汁中钙离子浓度及降低胆红素含量有关。
杨卓欣李健张永斌黄明河张竞超郭绍举
超细胆道镜经皮经肝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超细胆道镜经皮经肝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鞘建立新鲜内镜通道,插入超细胆道镜(直径2.7mm)用活检钳、圈套器或网篮将息肉取出,置入引流管,10d后拔管。如穿刺点落在胆囊床上但进镜观察不满意,或穿刺点落在体部非胆囊床上,则先放置10.2F引流管,形成窦道后进镜取息肉。结果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40例准确穿中胆囊床,并建立新鲜内镜通道,平均用时45min。被穿中胆囊床的29例单纯胆囊底部及体部腹面息肉中,有27例经新鲜通道1次进镜取净,1次进镜取净率为93.10%。42例中9例于穿刺后出现少量胆道出血,3例于穿刺后出现胆道感染。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未发现息肉复发。结论应用超细胆道镜经皮经肝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可行的,对于良性息肉者,可得到微创的治疗并保留胆囊;对于恶性息肉者则能确诊并有可能早期发现,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李健谢宗贵卢育才黄增平黄明河郭绍举张竞超
关键词:胆囊疾病超细胆道镜经皮经肝胆囊穿刺
内镜结合中药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内镜及中药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5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对照组仅进行内镜治疗,中药组行内镜及中药治疗,测定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中药组;丙二醛:对照组>中药组。结论:内镜配合中药治疗梗阻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刘禹翔李健黄彬王天星张竞超郭绍举
关键词:胆管炎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
耳压及防石胶囊预防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耳穴按压及口服中药防石胶囊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作用。方法:将入选168例微创内镜保胆取石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加耳压组。对照组取石后未进行任何治疗,中药组于取石后第4天开始服用防石胶囊,中药加耳压组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于取石后第7天同时进行耳穴按压治疗,为期2年。结果: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分别为:中药加耳压组<中药组<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为:中药加耳压组>中药组>对照组;复发率为:中药组及中药加耳压组均<对照组。结论:耳压及防石胶囊能减轻及消除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
杨卓欣李健黄明河卢育才张竞超郭绍举
关键词:胆结石耳压防石胶囊纤维胆道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