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6012)
-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蒋丽红王亚明王红琴潘登杨晨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磷铝分子筛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磷铝分子筛被称为第三代分子筛,是一类以磷酸铝为骨架的多孔材料。其结构规整,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磷铝分子筛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亦可通过掺杂其他金属原子进行改性而实现催化性能。磷铝分子筛对有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石油化工、功能材料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分子筛。综述了近年来磷铝分子筛的研究状况,主要介绍磷铝分子筛及改性产物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磷铝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对磷铝分子筛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 杨晨王亚明蒋丽红
- 关键词:磷铝分子筛催化
- 卷烟烟气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在卷烟滤嘴棒中添加各种吸附材料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吸附,成为一种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便捷方法。综述了金属修饰材料、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网络高分子材料、多孔材料以及碳纳米材料等作为吸附剂时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杨文娟黄金艳黄鹏鹏蒋丽红王亚明
- 关键词:卷烟烟气
- La^(3+)/CNMS-SO3H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正龙脑的研究
- 202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La^(3+)/CNMS-SO_(3)H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剂的优化工艺为:La^(3+)浓度为0.021 mol/L、硫酸浸渍浓度为2 mol/L、煆温度为500℃;通过BET、NH3-TPD、Py-FTIR等对催化剂的性质与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单因素对α-蒎烯转化率及正龙脑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酸摩尔比为1:0.5、La^(3+)/CNMS-SO_(3)H质量为松节油质量的8%、温度为100℃、时间为8 h时,正龙脑的收率最高为40.83%,α-蒎烯转化率为10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之后,转化率仍在99%之上,龙脑的收率下降3%。
- 郭炜王亚明蒋丽红郑燕娥刘壁莹
- 关键词:固体酸酯化催化
- 松节油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综述了近些年来松节油的研究成果。分别对松节油的提取,以及松节油广泛地应用在合成香料、医疗卫生、农业驱除病虫害和化学领域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还反映了松节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松节油的研究方向。
- 刘坤王栢薪蒋丽红王亚明
- 关键词:松节油香料
- 基团贡献法估算有机化合物临界温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临界温度是物质重要的物性数据之一,由于其测定工作难度较大,尤其不稳定物质的临界温度更难以精确测定,估算法成为研究物质临界温度的重要方法。综述了有机物临界温度的估算方法,主要介绍了Riedel法、Lydersen法、Ambrose法、Fedors法、Joback法、MXXC法、C-G法等十一种基团贡献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和评述。利用这些方法对松节油组分及其衍生物中的α-蒎烯、Δ3-蒈烯、(+)-柠檬烯、伞花烃的临界温度进行估算比较,结果表明Joback、MXXC、Marrero-Pardillo、张克武-张宇英等方法用于该体系时相对误差在2.5%以下,而Lydersen、Ambrose和Wilson-Jasperson等方法的相对误差较大。最后对有机物临界温度基团贡献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郑文龙蒋丽红王亚明刘磊
- 关键词:临界温度基团贡献
- 三维介孔Ni-B/KIT-6催化剂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浸渍还原法首次合成绿色环保的Ni-B/KIT-6催化剂,并将其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结果表明,与其他催化剂相比,镍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点,在较为经济的工艺条件下,能使α-蒎烯加氢达到极高的催化活性;顺式蒎烷在催化剂循环8次后选择性依旧保持在97%以上,高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水平。最后对催化剂结构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失活的原因。
- 黄鹏鹏蒋丽红黄金艳郑燕娥支云飞王亚明
- 关键词:催化Α-蒎烯顺式蒎烷
- 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综述了松香及其衍生物合成的一系列松香类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4类——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介绍了各自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并简单分析了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最后展望了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 韩欢蒋丽红王亚明
- 关键词:松香表面活性剂
- 活性炭负载[Rh(COD)Cl]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被引量:3
- 2018年
- 以氧化活性炭(OAC)为载体、自制[Rh(COD)Cl]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2/OAC(COD为1,5-环辛二烯),用XPS、N2吸-脱附、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β-蒎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载体种类、氧化剂HNO3浓度、[Rh(COD)Cl]2与OAC质量比对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2/OAC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β-蒎烯加氢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催化剂([Rh(COD)Cl]2/OAC)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活性炭为较佳载体,HNO3浓度为7.23mol/L,[Rh(COD)Cl]2与OAC质量比为1∶8.3,此时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94%;顺式蒎烷选择性(以只生成蒎烷计,下同)均值为88.64%;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59%;β-蒎烯加氢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压力3.5 MPa,催化剂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3.5%,反应时间4.0 h,此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88%;顺式蒎烷选择性均值为89.00%;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90%,[Rh(COD)Cl]2/OAC催化剂在β-蒎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活性。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β-蒎烯转化率仍可达89.64%,活性组分Rh的流失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 王红琴王亚明王亚明
- 关键词:Β-蒎烯蒎烷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Ni-P/r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松香加氢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良后的Hummer 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然后以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并以松香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松香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i元素与GO质量比为6∶1、溶液pH值为11、n(P)/n(Ni)为5∶1、温度为70℃的优化制备条件下,以及反应时间4.5 h、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200℃和反应压力4.5 MPa的适宜加氢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对松香加氢具有较高的活性,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率达99.37%,且重现性良好,该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已经成功制备,未与rGO复合的Ni-P粒子颗粒较大且分散性较差,使用7次后复合催化剂中Ni 0含量相对下降,活性组分流失导致催化活性稍有降低。
- 申晨王亚明蒋丽红郑艳娥宋爽爽来倩
- 关键词:NI-P石墨烯催化松香
- 纳米Ni-B/TiO2-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ZrO2,并通过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Ni-B/TiO2-ZrO2,以松香加氢为探针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载体制备过程、催化剂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宜的载体制备条件为:Zr/Ti物质的量比为0.6、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4 h;催化剂制备条件:制备温度为50℃、微波升温时间为3 min、n(Ni)∶n(B)=1∶2。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反应,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率达99%以上,且可重复使用7次。以XRD、XPS、TEM、BET为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失活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B以非晶态的形式负载在TiO2-ZrO2载体上,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约为25 nm。而失活催化剂上Ni^0、B^0含量均下降,出现活性组分流失、氧化等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 宋爽爽蒋丽红王亚明郑燕娥包宇辉申晨
- 关键词:非晶态催化剂松香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