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7-004)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 H指数:6 相关作者: 苏锋 陈斌 肖易萍 张凡 白勇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机械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水下连接器密封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015年 针对水下连接器需要具有良好可靠性的问题,对连接器的密封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卡爪式连接器的密封圈进行弹性力学分析,用数学模型揭示了金属密封机理,并根据其受力形式计算了密封比压;根据密封比压公式对密封圈密封面的角度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内外压密封结构。经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及样机试验研究,验证了新型密封圈所需的预紧力载荷只有82 t,比原始的标准透镜式密封圈预紧力载荷小了将近30 t,证明了新型复合式内外压密封结构的优越性。 李志刚 运飞宏 姜瑛 刘军 弓海霞 王立权关键词:弹性力学 密封比压 预紧力 水下控制模块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2015年 简述了水下控制模块的组成和功能,对水下控制模块的设计提出了要求,分析设计水下控制模块的结构要素。按照设计要求与实际需要,对水下控制模块的内部器件进行分析和选型,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阀、蓄能器和底板液压接头,并简略阐述水下控制模块的组装。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水下控制模块做底板对接实验,最后把水下控制模安装到水下分离器上做联合测试,为国内水下控制模块的研制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杨安 王立权 苏锋 李维天 陈斌 马洪文关键词:控制阀 基于VC的SimulationX二次开发及其在水下液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为解决SimulationX仿真软件人机交互性差、专业化程度高、工作量大等问题,将VC软件二次开发SimulationX软件技术应用到水下液控系统仿真设计或测试中。开展了SimulationX软件和VC软件特点分析,编制了二次开发流程;针对水下液控系统特点,提出了水下液控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分析水下闸阀执行器的压力特性来优选执行器参数为例,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了SimulationX软件输出文件操作设计和VC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实现了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通过所开发的仿真软件获取了实例中水下闸阀执行器的压力特性曲线并实现了参数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mulationX软件在水下液控系统仿真分析中的二次开发方法简单、易行,所开发出的仿真软件可满足水下液控系统设计或测试需要,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刘立新 苏锋 肖仕红 陈斌 张汝彬 杨安 徐著华关键词:VC 二次开发 仿真软件 X65钢表面横焊堆敷Inconel 625合金焊缝成形及稀释率研究 采用热丝脉冲TIG焊在X 65钢板表面堆焊Inconel 625镍基合金,研究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和稀释率的影响,为相应的复合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焊接电流对各个成形参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它的增大会导致熔宽、下淌角和... 张念涛 储乐平 胡明胜 许小波 于本水 郭海 崔群 郑煦文献传递 恒电流充电法和小幅三角波法在腐蚀监测中的可靠性研究 2014年 分别采用恒电流充电法和小幅三角波法监测Q235钢在海水中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恒电流充电法和小幅三角波法能够较好地监测其在海水中的腐蚀情况;恒电流充电法推荐采用阴极极化,外加恒电流-3或-5μA/cm2,极化时间1 min;小幅三角波法推荐采用阴极极化,扫描速率0.1或0.2 mV/s。 刘福国 官自超 苏锋 陈斌 邱景 杜敏水下生产系统液压动力单元液压系统原理研究 被引量:12 2014年 水下生产控制系统对水下生产设施进行控制,液压动力单元作为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地面设施之一,为水下阀门控制提供稳定清洁的高低压流体。针对水下液压控制高精度、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高标准的液压动力单元液压系统原理图,并对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操作模式进行分析,对其重要部件进行介绍,为水下生产设施液压动力单元的国产化设计制造打下基础,并为其他领域高标准液压动力单元的设计提供借鉴。 张宪阵 王晓敏 张凡 肖易萍 白勇关键词:液压原理图 压粉法制备微型Sb/Sb_2O_3固体pH电极 2015年 目的研究压粉法制备微型Sb/Sb2O3全固态pH电极,克服玻璃电极的不足。方法压粉法制备Sb/Sb2O3固体pH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研究电极表面成分分布与特征,利用电位法、循环伏安法、断电流法对所制备的电极性能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该电极的有效成分均匀分布于电极表面,电极活化时间小于200 s。在pH值为1.0~5.0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其响应斜率为-32.87 m V/pH。该电极具有良好的抗离子干扰能力和可逆性,循环伏安测试证实了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将该电极应用于溶液pH值的测量,与玻璃电极相比误差约为0.05,满足测量的需求。结论利用压粉法成功制备了Sb/Sb2O3固体pH电极。 崔振邦 杜敏关键词:PH电极 水下生产设施在线管汇工厂接收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受国外技术保护垄断的影响,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应用较少,水下生产系统制造及测试技术进展缓慢,且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70%位于深水区,深水油气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接力区。深水水下生产设施在工厂接收测试(FAT)时,涉及很多专用的测试设备、材料,且每项测试具体要求可借鉴的文献较少。结合中国南海番禺35-1/2项目在线管汇(ILM)的实际测试经验,详细说明了水下生产设施FAT的流程、关键专用设备、每项测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为发展我国水下生产系统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赵晓磊 储乐平 肖易萍 赵明哲 张晓健关键词: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浅水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目前国内在建的珠海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制造基地浅水测试需求,分析水下生产设施浅水测试功能和测试场地分类需求,并以水下生产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主要测试内容和浅水测试工艺步骤,相关工作可为今后国内自主研发水下设备浅水测试提供参考。 陈斌 苏锋 姚宝恒 连琏 周凯关键词: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跨接管制造测试国产化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6 2015年 水下跨接管作为构建完整水下生产系统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通常可用于水下采油树、水下管汇类(CM/PLEM/ILM)、管线终端(PLET)、立管基座和输油管线等之间的连接,在水下生产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水下跨接管根据其管线材料可分为刚性跨接管和柔性跨接管。通过对各类跨接管特点的介绍以及水下刚性跨接管制造测试关键技术的论述,分析了水下跨接管国产化的现状,对推进我国水下跨接管、水下连接器的国产化进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兴伟 肖德明 肖易萍 刘继颖 石艳芳关键词:水下连接器 国产化 双金属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