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A4B01-3)
- 作品数:17 被引量:216H指数:9
- 相关作者:张巨松武辉郑剑超闫曼曼石俊毅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科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氮肥追施模式对遮阴下棉花光合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通过探讨果棉间作下棉花适宜的氮肥追施模式,为间作棉田合理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棉所49为试验材料,设置不遮阴(CK)和遮阴50%处理,每个处理3个氮肥追施模式N_1(氮肥前移)、N_2(正常追肥)、N_3(氮肥前移比例较N_1大),研究氮肥追施对遮阴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遮阴50%处理下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伏前桃比例减少,秋桃比例增加。遮阴50%处理下,氮肥追施适当前移(N_1),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增加伏桃比例,显著提高了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因此,可以考虑将氮肥适量前移(N_1),作为果棉间作下棉花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有效途径。
- 郑剑超张巨松闫曼曼郑慧张玉玲
- 关键词:棉花遮阴氮肥
- 不同棉花基因型幼苗耐寒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筛选被引量:7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耐寒特性,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棉花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5个棉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5℃、12 h)及恢复处理(25℃、24 h)下幼苗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12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作为衡量耐寒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5个棉花品种(系)按耐寒性强弱划分为3类;通过逐步回归建立棉花幼苗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75-0.244Fo1+0.206Fv/Fm1+0.326gs2-0.056SS+0.225MDA+0.038REC(R2=0.995),估计精度大于94.25%,并筛选出6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分别是Fo1、Fv/Fm1、gs2、SS、MDA和REC。【结论】耐寒性强的棉花品种(系)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受到伤害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能力,经常温恢复后叶片气孔导度较高,便于光合气体交换,有助于光合能力的恢复;在相同逆境下,通过测定Fo1、Fv/Fm1、gs2、SS、MDA和REC等6个鉴定指标,可进行棉花品种耐寒性强弱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 武辉侯丽丽周艳飞范志超石俊毅阿丽艳肉孜张巨松
- 关键词:棉花耐寒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遮光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遮光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果棉间作棉花合理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果棉间作条件,通过人工遮光田间试验并设置不同的氮素水平,记载棉花生育进程,调查测定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对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遮光延长了棉花的花铃期,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影响程度加重;遮光对株高、株宽、倒四叶宽影响较大,施氮量320 kg/hm^2(N_1)株型理想;遮光使叶绿素含量升高,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施氮量320 kg/hm^2(N_1)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冠层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最终皮棉产量最高,较不施氮(N_0)及施氮量480 kg/hm^2(N_2)处理提高约64.0%和17.9%。【结论】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较大,施氮量为320 kg/hm^2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 石俊毅张巨松王聪宋雪芳苏丽丽朱浩才魏鑫徐新霞
- 关键词:棉花遮光氮素生长发育皮棉产量
- 杏棉间作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的分析模拟被引量:15
- 2011年
- 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了杏棉间作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植株养分运移的影响。试验采用Logistic生长函数模拟,拟合效果较好,均成"S"型曲线。结果表明,间作棉总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刻在出苗后73~99 d,快速生长期为35~59 d,最大积累量平均为278.79 kg/d。间作棉对N、P2O5、K2O养分吸收强度最大的时刻分别在出苗后56~59、48~62、48~52 d,快速积累期为36~38、29~32、39~58 d;最大积累量平均分别为3.51、1.47、2.64 kg/d。间作棉盛铃后仍有一部分光合产物、养分输送给茎、叶等营养器官,降低了向蕾铃的分配,将会对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 魏红国张巨松王飞曹公利段云佳侍伟红武辉
- 关键词:棉花干物质养分
- 杏棉间作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在新疆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了杏棉间作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棉花的LAI在整个生育期低于单作,且峰值出现早,后期下降缓慢,比单作低15.9%;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与SPAD值联系密切,盛花期前叶片的Pn、SPAD值增长快,间作的叶片Pn和SPAD值均低于单作;间作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期比单作少10.7 d,最大积累时间间作棉花比单作早4.7 d,最大积累量间作比单作少0.42g/(d.株);间作棉花的"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比例为0.14∶1∶0.14;皮棉产量为1 395.3 kg/hm2,比单作低41.2%;经济收入间作比单作高37.8%。
- 魏红国王飞张巨松王军曹公利敬碧余永江
- 关键词:棉花干物质
- 杏棉间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杏棉间作下棉花的生长发育,为杏棉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进行间作棉与单作棉对比试验。【结果】间作棉比单作棉生育期晚8 d;出叶速率在出苗-现蕾期最快,间作棉为6.2 d/片,比单作棉慢0.7 d/片;截至打顶时,间作棉株高为58.01 cm,单作棉为64.51 cm;间作下棉花的真叶数、果枝数减少,主茎节间变长,始节高度上长升,总果节数比单作棉低53.47%,收获株数18.34×104株/hm2,单株结铃数3.6个,单铃重5.25 g,衣分38.6%,皮棉产量1 352.84 kg/hm2。【结论】杏棉间作条件下主要影响棉花的衣分、产量。其中衣分比单作棉低4.3%、产量低43.8%。
- 魏红国张巨松王飞王军罗新梅段云佳侍伟红武辉
- 关键词:棉花生长发育
- 氮肥施用前移对遮荫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果棉间作下棉花适宜的氮肥追施模式,设置不施氮肥(N0)、氮肥追施至初花期结束(N1)、氮肥追施至盛花期结束(N2)和正常追肥(N3)。结果表明:遮荫下氮肥追施至盛花期结束(N2)提高了棉花盛花期后主茎功能叶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有利于光合色素将捕获的光能以较快的效率及速度转化成化学能,为碳同化提供更加充足的能量;同时增加棉花花铃期PSII开放程度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促进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降低了初花期非辐射能的耗散,可将捕获的光能更充分地进行光合生产,提高了花铃后期非辐射能的耗散,可为棉铃输送较多的光合产物,增加了单株铃数和铃重,提高了产量。
- 郑剑超闫曼曼张巨松石洪亮
- 关键词:棉花遮荫光合特性
- 遮荫下氮肥前移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果棉间作下棉花适宜的氮肥追施模式,为间作棉氮肥合理施用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棉所49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氮肥(N0)、氮肥前移至初花期结束(N1)、氮肥前移至盛花期结束(N2)和正常追肥(N3)。【结果】遮荫50%下棉花株高、始节高度、真叶数、倒四叶宽和霜前花率均随氮肥前移时间的提前呈增加趋势。叶面积指数(LAI)表现为初花期以前以氮肥前移至初花期(N1)最大,初花期以后则均以氮肥前移至盛花期(N2)较大。N1和N2较正常施肥的N3吐絮期分别提前8 d、5 d。纤维长度随氮肥前移时间的提前而降低,纤维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则呈相反趋势。纤维整齐度和强度随氮肥前移时间的提前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以氮肥前移至盛花期的N2最高,皮棉产量达2 594.13 kg/hm2,与N0、N1差异显著。【结论】在遮荫50%下,氮肥前移至盛花期结束(7月中下旬)缩短了生育期,提高了霜前花率,显著增加了单株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并改善了纤维品质。
- 郑剑超闫曼曼张巨松石洪亮王静
- 关键词:棉花生长发育纤维品质
- 棉花幼苗对不同程度低温逆境的生理响应被引量:35
- 2013年
- 以‘新陆早33号’(冷敏感)和‘中棉所50号’(高耐寒)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棉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响应特征,探讨不同温度胁迫下棉花的抗逆机制。结果显示:(1)随胁迫温度降低、胁迫时间延长,两参试棉花品种幼苗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逐渐加剧,尤以5℃和0℃处理表现最为明显。(2)经15℃及10℃处理后,植株叶片REC、POD活性、SP和Pro含量总体上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提高,MDA含量、APX活性和SS含量则先升后降,并均于处理24h时达峰值;而在5℃及0℃处理下,REC和SOD、POD活性以及MDA、SS、SP含量迅速上升,APX活性、Pro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3)与‘新陆早33号’相比,‘中棉所50号’在各处理水平下均可保持更大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幅度。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低温逆境中,棉花幼苗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启动相应抗逆调节方式来维持代谢平衡,增强抗逆性;高耐寒性品种在低温逆境中具有更灵敏、高效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响应机制,从而有效抵御低温逆境伤害。
- 武辉张巨松石俊毅范志超阿丽艳.肉孜张萍郑爽
- 关键词:棉花苗期低温胁迫抗氧化酶生理响应
- 南疆超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运移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超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运移特征。【方法】于2008~2009年,以高产(皮棉单产2 250~3 000 kg/hm2)和中低产(皮棉单产2 250 kg/hm2以下)棉花为对照,研究超高产棉花(单产皮棉3 000 kg/hm2以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养分运移特征。【结果】超高产棉花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期长,且积累量大,光合产物向茎、叶器官分配集中在开花期以前,花后向茎、叶输送减少,而向蕾铃器官分配较多,保证了后期产量形成;高产、中低产棉花开花后则仍有光合产物向茎、叶输送,对产量影响较大。超高产棉花茎、叶器官对N、P2O5、K2O吸收集中在盛花期前,初花期至盛花期达到高峰,而蕾铃的积累高峰出现在盛铃期,峰值显著高于高产和中低产棉花。超高产棉花养分吸收到达t1时间依次为N〉K2O〉P2O5,△t较长,GT较大,且随着产量水平的降低而减少。【结论】不同产量水平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差异显著。
- 郭仁松魏红国富艳荣张巨松田立文林涛
- 关键词:超高产干物质养分吸收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