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 作品数:57 被引量:414 H指数:12 相关作者: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平 邓光兵 余懋群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花椒叶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34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花椒叶浸提液(5、10、20、40、80 g L-1)对3个大豆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花椒对大豆化感效应的总体趋势为浸提液浓度越高,对大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高于40 g L-1的浓度处理,主要形态和生化指标都表明大豆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或破坏;在小于20 g L-1的浓度范围内,化感作用能够提高低活力种子的萌发率,但降低了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且化感作用受受体品种差异和自身种子活力的影响而表现不一致;随着化感物质浓度增高,SOD酶活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增高.大豆幼苗各器官或组织受花椒化感作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根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株高>根长. 韩志军 陈静 郑寒 马建华 吴瑜 冯鹏真 周建平关键词:花椒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大豆 四川高海拔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四川省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是春马铃薯主产区,传统种植密度在6.00万穴/hm2以上,为研究抗旱耐寒抗病新品种青薯9号在该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在喜德县高海拔地区以青薯9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进行4个不同播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25万~7.50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青薯9号的出苗率、株高、病株率差异不显著,而单穴块茎重、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5.25万穴/hm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综合考虑,四川高海拔地区青薯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穴/hm2。 余显荣 沈学善 吴伯生 潘俊锋 夏江文 李艳 屈会娟关键词:马铃薯 青薯9号 桔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21的选育 被引量:1 2022年 为满足甘薯生产和市场对桔红色食用型甘薯品种的需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以浙薯13为母本与多父本进行集团杂交,从后代实生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了甘薯新品种南薯021,于2021年7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甘薯(2021)510040。该品种鲜薯产量达到29448.3kg/hm^(2),薯块干率27.47%,淀粉率17.54%,β-胡萝卜素含量1.46mg/100g;薯块呈纺锤形,结薯集中,薯皮中等红色,薯肉桔红色,大中薯率达85.17%;薯形好、食味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耐贮藏,是理想的桔红色食用型甘薯新品种。 李胜 刘莉莎 周全卢 李东波 黄迎冬 李育明 何素兰 梁琴 朱洪庆关键词:甘薯 选育 栽培 燕麦麦谷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研究燕麦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对71份不同染色体组型的燕麦材料的麦谷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并以中国春为参照,按条带迁移距离大小命名,分析条带多态性并以燕麦麦谷蛋白点泳图谱为依据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电泳结果显示燕麦麦谷蛋白主要集中在分子量较低的C区,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没有检测到条带。71份燕麦材料共产生20种不同条带,条带g和条带i比较保守,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4.8%和85.9%。各种条带组合形成62种不同的组合带型,多态性为87.3%。聚类结果显示燕麦麦谷蛋白的电泳谱型与材料的染色体组有很大关系,具有相同染色体组型的同种属的燕麦材料一般先聚为一类,但各材料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绝大多数六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0.68时聚为一类,多数四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60时聚为一类,部分二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59和0.76时聚为一类。条带a只在六倍体材料AACCDD中出现,而AACC、AABB、CC染色体组的材料中都没有出现,推测可能是D染色体组的特异条带。AsAs和A1A1染色体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完全相同。燕麦麦谷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可以作为燕麦指纹图谱。 翟旭光 潘志芬 商闯 邓光兵 余懋群关键词:燕麦 麦谷蛋白 SDS-PAGE 聚类 甘蓝型油菜矮化突变体的茎秆发育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甘蓝型油菜矮化突变体"NDF-1"是从高秆油菜"3529"理化诱变群体中分离的矮化突变体,它的株高只有高秆亲本的1/3,是一个优良的甘蓝型油菜矮化资源.本文应用RNA-Seq测序技术分析了"NDF-1"茎开始伸长的抽薹期和花期转录组,为深入了解油菜茎秆发育机理提供基因组层面的参考.抽薹期和花期的测序数据通过筛选得到了4.55亿条质量合格的clean reads.经过对高质量序列的组装注释,筛选得到"NDF-1"和"3529"间的2147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选择其中的2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NDF-1"的矮化与赤霉素、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相关,细胞伸长异常和细胞壁的不正常形成也影响"NDF-1"的茎秆发育.从差异基因中筛选出与植物矮化性状相关的基因,为利用矮化基因改善性状和矮化机理的研究和提供了更多信息. 牛显飞 蒋学飞 解艳芳 刘双双 王茂林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矮化 转录组 西南五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根据西南五省马铃薯产业的调研情况,文章着重从主要种植区划、种植模式、主推技术、主要栽培品种4个方面阐述西南五省马铃薯生产概况。在此基础上,得出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脱毒种薯扩繁能力不足,普及率低;专用品种优... 屈会娟; 沈学善; 王平; 张鸿; 黄静玮; 朱玲;关键词:马铃薯 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5-2016、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和四川什邡,F_2群体于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获得表型数据。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反应、35K和90K芯片分别对2个F_2群体,川麦42×川麦39重组自交系和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株系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结果】在F_2群体中,Qph.cib-5A和Qph.cibb-7A能显著增加株高7.75%和6.19%;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Qph.cib-5A能增加株高(4.2%~10%)、穗长(4%~9.1%)和千粒重(2.5%~4.5%),而不影响穗粒数。Qph.cibb-7A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穗长的前提下增加株高(3.3%~6.1%)和千粒重(2.5%~4%)。此外,当同时聚合Qph.cib-5A和Qph.cibb-7A时对株高(7.4%~13.1%)和千粒重(4.7%~7.5%)的效应更加显著。【结论】本研究证实Qph.cib-5A和Qph.cibb-7A对株高调控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对千粒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开发的标记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和小麦调控株高遗传机制的解析。 李涛 陆炳 李俊 李俊 邓光兵 张海莉 梁俊俊 余懋群 杨武云关键词:小麦 数量性状位点 川东地区白背飞虱迁入种群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四川达州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以期为川东地区白背飞虱预警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4.8对1991-2013年达州灯下白背飞虱主要迁入高峰日进行轨迹模拟,并运用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主要迁入高峰日进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达州白背飞虱主要在6-7月迁入,7月份是迁入高峰期。6月虫源主要来自广西西北、中部地区;7月虫源主要来自贵州中西部、北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北部也可提供部分虫源。【结论】四川达州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主要来自贵州大部,部分来自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北部。由于气候条件和地形胁迫引起的降水、垂直气流和风向切变是白背飞虱大规模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 向薇薇 曾伟 陈星燎 蒋春先 封传红 马利 李庆 杨群芳 王海建关键词:白背飞虱 迁飞 虫源地 降落 迁入 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差异极显著。不同生产季节影响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将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春马铃薯季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原种,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秋马铃薯季播种,收获的生产种花青素含量分别降低34.24%和30.48%。【结论】不同光照地区影响秋作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盆周山地强光照区(北川试点)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生产种,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成都平原弱光照区(游仙试点和温江试点)。 沈学善 王平 吴翠平 屈会娟 黄钢 宋霞 陈尚洪 陈红琳关键词:光照 海拔 基因型 马铃薯 花青素 四川省核桃的品质生态区划 被引量:35 2004年 根据四川省核桃主要产区的核桃成分测定结果,结合主要产区的气候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核桃进行了品质生态区划。区划结果是:四川省核桃产区划分为川北、川西北盆周山区,盆中、川南区及川西南区共3个区。该区划对四川省核桃栽培经营具有指导作用。 赵安玖 肖千文 胡庭兴关键词:核桃 生态区划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