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119)
-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7
- 相关作者:朱荻徐正扬孙伦业徐庆刘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镍基高温合金整体叶盘叶栅通道电解加工的成形精度控制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整体叶盘叶栅通道电解加工中存在的成形精度较低、余量分布不足的问题,采用叶栅通道径向电解加工方法,建立了径向进给方式中加工间隙的数学模型,得到了通道成形过程中侧面间隙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极侧面裸露端、电解液特性、脉冲电流参数以及进给速度等对通道成形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结果。同时开展了叶栅通道径向电解加工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优化后的各项参数,在高温镍基合金GH4169叶盘上稳定地加工出了具有较高成形精度的叶栅通道,其叶盆、叶背面的最小精加工余量从1.82 mm和1.56 mm分别提高至2.43 mm和2.41 mm。为后续叶片精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加工基础。
- 孙伦业徐正扬朱荻
- 关键词:整体叶盘加工参数
- 整体叶盘叶栅通道径向进给电解加工电场仿真和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径向进给电解加工技术加工整体叶盘,建立了基于电场分布的电解加工数学模型,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和求解,探讨了径向进给电解加工的成形规律,并分析了屏蔽式工具电极和非屏蔽式工具电极的成形差异,最后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较吻合,采用屏蔽式工具电极比采用非屏蔽式工具电极加工的叶栅通道侧面间隙更均匀,加工后叶盆余量差从4.11 mm减小到2.58 mm,叶背余量差从3.76 mm减小到2.53 mm。
- 廖德平李寒松徐正扬孙伦业朱荻
- 关键词:整体叶盘电解加工电场仿真
- 旋印电解加工的仿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难加工材料回转体构件复杂型面在常规加工中存在的诸多困难,提出了旋印电解加工方法,以解决薄壁件机械加工变形、加工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加工过程的仿真分析,对凸台轮廓进行了计算预测,初步明确了凸台成形规律;还开展了基础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加工凸台高度为0.51 mm时,轮廓平均偏差为0.054mm,最大偏差为0.130mm。讨论分析了偏差影响因素,以指导后续试验。
- 朱浩朱增伟王宏睿朱荻
- 关键词:电解加工仿真计算凸台
- 基于叶栅通道可加工性分析的整体叶盘径向电解加工阴极设计及实验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提高叶栅通道加工质量,针对径向进给的电解加工方式,分析了通道可加工性问题,通过通道模型离散化处理,得到了加工边界曲面;讨论了进给角度与加工余量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进给方向。在此基础上对阴极侧面轮廓和端面型面进行了设计,并制备了加工所需的工具阴极,利用自行研制的整体叶盘电解加工平台开展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出的通道试件轮毂成形精度高,叶根部位加工质量好,叶盆、叶背余量分布均匀一致,能够满足后续叶片精加工要求。
- 孙伦业徐正扬朱荻
- 关键词:整体叶盘可加工性电解加工径向进给阴极设计
- 整体叶盘通道电解加工电极多维运动轨迹优化被引量:14
- 2011年
- 为了提高整体叶盘通道余量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电极运动轨迹优化方法。分析了电解加工间隙对电极运动轨迹的影响,优化了工具电极在叶顶及叶根圆柱面上的运动轨迹,并基于轨迹线上采样点作拟合垂线段中点的样条曲线获得新的轨迹线。为了验证优化后轨迹的合理性,进行了叶盘通道电解加工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与优化前的轨迹相比,采用优化后的轨迹,通道型面余量差从4.5mm减小到2.0mm,叶片上采样点所对应的叶盆与叶背的余量差从3.5mm减小到1.2mm,说明该轨迹优化方法能够均匀通道型面的余量分布,优化了后续精加工工序的加工环境。
- 徐庆朱荻徐正扬曲宁松
- 关键词:整体叶盘电解加工
- 整体叶盘通道电解加工流场的均匀性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合理利用流场因素以提高整体叶盘通道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和工件表面质量,设计了一种叶盘通道电解加工用的群孔管电极.阐述了出液孔在等距分布的情况下,孔径大小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建立了流场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流动方式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电极管径、出液孔数相同且加工稳定进行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较小的出液孔径有利于提高流场的均匀性.为了验证这种流动方式的合理性,文中还进行了整体叶盘通道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孔径出液的流动方式可提高流场的均匀性,使加工过程稳定,叶盘通道侧壁表面流纹明显减弱.
- 徐庆朱荻徐正扬
- 关键词: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流场均匀性有限元法
- 钛合金型腔电解加工流场设计与试验
- 在影响型腔电解加工的诸多因素中,流场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流场设计是电解加工成功的关键,其中工具电极通液槽的布局决定了流场的分布。分析了型腔加工的流场特点,设计了两种工具电极通液槽形式,利用有限元法对这两种工具电极进行流场...
- 吴小龙徐正扬陈学振
- 关键词:电解加工仿真
- 文献传递
- 整体叶盘叶栅通道电解加工的工具结构设计及试验被引量:4
- 2012年
-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栅通道电解加工的工具阴极开展结构设计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叶栅通道电解加工的流场特点,设计了阴极的不同电解液出液口布局,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结构阴极的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排孔、孔间距变化的管状阴极结构,可使电解液流场更加均匀稳定,最后通过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 施耘徐正扬朱荻
- 关键词:电解加工阴极设计流场仿真
- 叶盘通道径向电解加工的流场设计及试验被引量:11
- 2013年
- 合理的流场设计是实施电解加工的必要前提.为实现叶盘通道的全方位电解加工,采用径向电解加工方法对某型整体叶盘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可控对称式电解液流场;然后,建立了流场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流动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为验证流场设计的合理性,开展了叶盘通道电解加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流动方式相比,采用可控对称式流场,叶盘轮毂的表面粗糙度从2.450μm降低至0.154μm,轮毂的加工重复精度在0.07mm以内,叶盆、叶背的重复精度在0.17mm以内.这一结果表明,流场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轮毂的加工质量,可获得较好的加工稳定性及一致性.
- 孙伦业徐正扬朱荻
- 关键词:整体叶盘
- 电解加工中振动与放电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提高叶片电解加工(ECM)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FX2N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AVR单片机(MCU)系统的振动进给和周期性放电控制系统。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和相关软件的设计。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
- 史先传丁端瑞刘嘉徐正扬
- 关键词:电解加工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