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10B03)

作品数:17 被引量:188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昆慕长龙何飞张春华宿以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理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干热
  • 8篇干热河谷
  • 4篇金沙江干热河...
  • 3篇元谋干热河谷
  • 3篇造林
  • 3篇植被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群落
  • 3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生物量
  • 2篇退耕还林区
  • 2篇坡向
  • 2篇物量
  • 2篇物种
  • 2篇林区
  • 2篇昆虫
  • 2篇海拔
  • 2篇海拔梯度
  • 2篇川楝

机构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西南林学院
  • 3篇理县林业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德阳市林业局

作者

  • 6篇李昆
  • 4篇慕长龙
  • 4篇李巧
  • 4篇张春华
  • 3篇陈又清
  • 3篇崔永忠
  • 3篇何飞
  • 3篇汪明
  • 2篇马姜明
  • 2篇刘兴良
  • 2篇牟菊英
  • 2篇宿以明
  • 2篇郭萧
  • 2篇冯永超
  • 2篇陈祯
  • 1篇廖声熙
  • 1篇郑绍伟
  • 1篇陈泓
  • 1篇刘军
  • 1篇梁铬球

传媒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Entomo...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引种栽培的5a生辐射松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鲜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及其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7%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5a生辐射松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9 507t/hm2,净生产量为3902 40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 510t/hm2,占林分总量的43 62%;净生产量1 702t/(hm2·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43 63%。灌木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 171t/hm2、434 20kg/(hm2·a);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8 091t/hm2、1618 20kg/(hm2·a);苔鲜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 464t/hm2、92 80kg/(hm2·a);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 271t/hm2、54 20kg/(hm2·a)。辐射松人工林与同区域同龄油松和岷江柏相比,其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高于它们。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宿以明何飞刘兴良汪明兰海冯永超
关键词:生物量生产力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直翅目昆虫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在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对10种生态系统中的直翅目Orthoptera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直翅目昆虫标本349号,计25种。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石榴Punica granatum林,最低的是明油子Dodonaea angustifolia-扭黄茅Heteropogoneteacontortus灌草丛。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优势度较高,均匀度较低。右尾和方法的排序结果显示,许多样地之间群落多样性不可比较,石榴林的直翅目群落多样性高于除果Mangifera indica林以外的任何群落,云南松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多样性最低。Jaccard指数显示出印楝Azadirachta indica-久树Schleichera oleosa和石榴林的相似性最大,云南松-栎Quercus林和云南松林之间相似性最低;Morisita-Horn指数显示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林和石榴林的相似性最大,云南松-栎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的相似性最低;定性分析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群落间的相似性。系统聚类分析将10个样地的直翅目群落分为5种类型,云南松-栎林生境稳定,恢复时长达30余年的云南松林生境比较稳定,恢复时间仅5 a的印楝-明油子林生境趋于稳定,其余样地生境不稳定,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生境退化,有必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
李巧陈又清陈祯郭萧廖琼赵剑李昆
关键词:昆虫学直翅目群落多样性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人工林天然更新初步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的林分结实量、种子散布格局、种子密度及幼苗、幼树数量,并对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以及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两树种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新银合欢树种的单株结实量为1199粒/株,苏门答腊金合欢为566粒/株,同一树种单株平均结实量为混交林高于纯林;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单株结实量介于新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之间.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林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种子密度减少的幅度较新银合欢小,新银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为90m、苏门答腊金合欢为110m.苏门答腊金合欢人工林、新银合欢人工林及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关联系数分别为0·7269、0·6000和0·6000,苏门答腊金合欢天然更新效果稍好.
马姜明李昆张昌顺
关键词:新银合欢灰色关联度分析
杂谷脑河流域河谷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被引量:9
2005年
对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典型地段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植物种类较少,且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阴坡植被明显比阳坡丰富;该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和阳坡均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从阴坡着手。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何飞宿以明陈俊华汪明唐成
关键词:植被生物多样性
楚雄微翅蚱雄性的发现与雌性补充描述
2006年
记述采自云南省的楚雄微翅蚱Alulatettix chuxiongensis Zheng雄性及补充描述雌性。
梁铬球李巧陈祯郭萧
关键词:蚱总科蚱科微翅蚱属
元谋干热河谷象甲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震落法对10种植被类型的象甲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云南松-栎林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丰富、狭栖种最多、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而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物种较贫乏、无狭栖种、多样性较低;7种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石榴林象甲个体数量较多、物种较丰富、狭栖种较多、优势度较低、均匀度较高,是多样性最高的人工生态系统;木亡果林次之,云南松林物种丰富度低于石榴林及木亡果林,高于其他恢复时间较短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处于退化的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同时具有较多的狭栖种;印楝-明油子林、木豆-余甘子林和印楝-久树林在恢复过程中尚未形成多样性较高的象甲群落;龙眼林木、亡果林和石榴林,农药使用频繁,其象甲群落主要建立在林下的草本及地被物层。象甲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植被恢复时间长短、恢复措施和经营措施存在一定关系。
李巧陈又清李从富冯永刚李庆元赵志华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干热河谷
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灌丛植被种-面积与坡向及海拔梯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在对杂谷脑河流域的干旱河谷植被进行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综合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且人畜干扰少的阴、阳两坡面,在两坡面各设3个海拔梯度,每个海拔梯度间隔约300 m,采用植物群落学的最小面积法对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灌丛植被种-面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维管植物及其灌木和草本不论在阳坡还是阴坡,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它们的最小面积都在逐渐增大,而最小面积所含的种数也随之增大;在相近海拔梯度上,阴坡的最小面积都比阳坡大,且最小面积所含种数也发生规律性变化。
何飞刘兴良慕长龙郑少伟冯永超汪明
关键词:干旱河谷坡向海拔梯度植物群落学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造林树种选择被引量:12
2005年
将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引入的印度黄檀、墨西哥柏、圆柏、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黑荆、新银合欢、木豆等,与本地树种苦楝进行对照造林试验,比较高生长、地径、保存率等综合生长指数,结果表明:用生长量指标比较,墨西哥柏、圆柏、山合欢、黑荆、木豆及苦楝较符合鹤庆县干热河谷造林的实际,在鹤庆干热河谷区内海拔1650m以下适应性良好.新银合欢在海拔1400m以下区域保存率高,适应性好;苏门答腊金合欢在海拔1300m以下区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印度黄檀在该区域的最低海拔1160m处表现出不适应性.对黑荆树、墨西哥柏、藏柏、苦楝的坡位适应性研究表明:由于受温度和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供试树种同时表现出植株从坡上部到坡下部保存率更高、生长更好的上升趋势.
张春华李昆崔永忠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适应性退耕还林树种选择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群落多样性被引量:8
2006年
在不同季节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群落采用样带调查法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7351号,158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和灌草丛昆虫多样性较低,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次生林昆虫多样性较高.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雨季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干季,优势度指数低于干季.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昆虫群落优势类群和优势种存在差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受到群落植被组成与受干扰程度影响.某些优势昆虫类群可能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阻碍作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营造灌木林,对于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李巧陈又清施永泽杨俊伍张春华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昆虫群落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干热河谷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乡土树种川楝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后根系的相对含水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川楝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楝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幼林生长情况。在川楝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张春华李昆崔永忠谢正伦杨文生施永泽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川楝苗木活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