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300722)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1
- 相关作者:米运生万俊毅陈灿彭斯曼邹海英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代理冲突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基于肌理、机制与制度的分析
- 2010年
- 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银行将风险管理职能托给职业经理。经理对信用风险的优秀管理能使银行获得风险溢价。但相对实体部门来说,商业银行的信息比较"软";而信息不对称、资产信息模糊性和经理的有限责任使银行面临更严重的代理冲突问题。这种情况下,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陷、市场约束的软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不足、金融规制与制度失灵等情形均恶化经理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使银行承担超过其风险报酬线的过度信用风险水平。
- 傅铭深米运生
-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代理冲突软信息
- 国际金融危机、损失承担非对称性与农民就业被引量:1
- 2011年
- 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他国的就业形势,但其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农民技能较低且主要就业于非正规部门,其就业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强烈。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延缓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等途径而给农民就业带来负面冲击。本文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总就业人口中,农民从业人员平均增长率为-0.06%,而同期城镇就业增长率为3.67%;具体就行业来说,建筑业、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就业机会受到的不利影响更大;危机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存在2~3年的时滞效应。总体上,2007年夏季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非对称性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在外向型、内需带动型和内陆省份等不同地区,这种非对称性效应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 周文良米运生邹海英
-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农民就业机会
-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治理:交易成本视角被引量:30
- 2009年
-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成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两者间的交易具有主体地位不对等、合约执行不确定、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等特征,交易双方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导致订单履约率低。正式合约对保证交易的正式性、降低交易风险和促进交易的长期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使得合约执行成本高昂,基于正式合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信任、互惠、有效沟通、声誉机制和赋予合同执行的灵活性等关系治理方式能够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促进长期合作,提高履约率。
- 万俊毅彭斯曼陈灿
- 关键词:交易成本农户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