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34010)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2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启元张国旺尹周澜赵湘李自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氧化钨介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2
- 2009年
- 以介孔二氧化硅(KIT-6)为硬模板,硅钨酸为钨源,用硬模板法制备WO3-SiO2复合材料,再利用HF除去二氧化硅,得到了介孔三氧化钨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扩散X射线(EDX)、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制备复合材料的物料比、煅烧温度以及不同分散剂等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硅钨酸与硅介孔的物料比(m(WO3)/m(SiO2))在3∶1到4∶1之间,在600-750℃下煅烧,能制备结构较好的介孔氧化钨.乙醇和蒸馏水为分散剂时,用乙醇为分散剂所得的介孔WO3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 余勇刘士军李洁陈启元
- 关键词:介孔材料氧化钨二氧化硅
- 机械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过程中的“爆炸式”反应被引量:1
- 2007年
- 应用机械化学原理,研究了在振动磨样机中由磷酸二氢钙(MCPM)和氢氧化钙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为生成中间产物二水磷酸氢钙(DCPD)的两步式反应,其中第二步反应在第一步反应结束后才开始,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30s)迅速完成,即发生了“爆炸式”反应,反应过程可用类Avra-mi方程进行表征。探讨了发生“爆炸式”反应的可能机理。
- 赵中伟王明
- 关键词:机械化学羟基磷灰石动力学
- 机械活化氧化锌在稀硫酸溶液中的量热研究
- 2008年
- 用Calvet型微量热计,通过测定机械活化前后氧化锌在稀硫酸中的溶解热,从而确定机械活化氧化锌的机械活化储能。对行星式球磨和搅拌式球磨氧化锌在不同活化时间及不同转速下储能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氧化锌的储能依次增加;增加的趋势随活化时间增加而减慢,最后达到极限值。搅拌式球磨效率较行星式球磨高,达极限储能时间较短。在不同气氛下,机械活化氧化锌储能基本一致。
- 张小军尹周澜刘士军陈启元
- 关键词:机械活化量热氧化锌储能
- Fe/S混合粉体的机械化学反应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振动磨样机进行FeS2的机械化学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FeS2的机械化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整个反应过程没有检测到FeS,反应产物为FeS2;Fe/S体系的机械化学反应有中间相非晶产物FeS2生成,从非晶FeS2到结晶产物FeS2结构的形成并没有随化学转变的结束而完成,而是发生了一定的滞后;Fe/S体系的机械化学反应属于非平衡机制;提高研磨转速,只能缩短机械化学反应的发生时间,而不会改变整个机械化学反应趋势。
- 欧阳全胜
- 亚微米重质碳酸钙水中分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介绍了亚微米重质碳酸钙(GCC)的应用及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均匀稳定的分散,阐述了目前对于亚微米重质碳酸钙在水中分散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黄礼龙张国旺李自强赵湘肖守孝
- 关键词:分散剂
-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和固化机理的探讨被引量:35
- 2006年
- 探讨了以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为原料,由接枝的路线合成水可分散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乳化及固化成膜一系列的反应机理,对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有关因素对各步反应的影响。
- 马承银郑文姬胡慧萍陈启元卢翠红
-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接枝乳化
-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采用机械化学与高温固相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磷酸铁锂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复合材料振实密度的影响因素,同时测试了不同掺杂方式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三价铁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振实密度;采用碳包覆和金属离子掺杂相结合的方式合成的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在室温、1C条件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50.2mAh/g。
- 刘旭恒赵中伟李洪桂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LIFEPO4改性
- 机械化学与机械活化量热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简述了机械化学的基本特征,着重阐述了机械化学与机械活化量热学的研究现状,对机械化学量热学研究与机械活化储能机理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彭秧锡陈启元刘士军胡惠萍金小容
- 关键词:机械化学机械活化储能量热
- 锌粉对聚氯乙烯的机械化学还原脱氯被引量:6
- 2006年
- 以锌粉为还原剂进行了聚氯乙烯(PVC)的机械化学还原脱氯(简称脱氯)探索研究,考察了球磨转速、球料比(磨球与试样的质量比)、锌粉与PVC质量比等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球料比33、球磨转速528r/min、锌粉与PVC质量比9;产物中未形成结晶性氯化锌,且锌粉被氧化成ZnO;行星球磨比搅拌球磨对PVC的脱氯效果好,球磨时间超过3h,PVC的脱氯率可接近100%。
- 肖骁肖松文
- 关键词:聚氯乙烯锌粉脱氯
- 球磨作用对二氧化硅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本文以二氧化硅晶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粒度分析和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球磨作用对二氧化硅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球磨二氧化硅相比,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球磨后二氧化硅的晶块尺寸略有增大的趋势...
- 胡红英胡慧萍陈启元
- 关键词:二氧化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