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034)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7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波李东阳李涛李岩唐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微观结构的饱和红黏土孔隙比计算被引量:10
- 2011年
- 广州红黏土在地铁建设中极易软化、崩解,对城市地铁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得到了广州饱和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该类红黏土体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特点.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土体微观模型,分析了微观结构对该类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影响,并运用此模型求得了该类饱和红黏土的孔隙比.结果表明:该类红黏土的饱和含水量为62%,自由膨胀率达到40%,黏性矿物所占比率很大,片状和扁平状黏土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的层状微集聚体是组成红黏土微观结构的主要结构单元体,运用微观结构参数求得的孔隙比为1.62~1.80,与宏观试验结果相一致.
- 李涛刘波李岩李鹏
- 关键词:孔隙比扫描电镜
- 北京地铁暗挖隧道变形监测与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33
- 2011年
-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初衬净空收敛量测是初衬结构及周边土体变形最明显的体现。针对北京地铁某浅埋暗挖隧道4种不同工况条件,对4个断面进行不间断收敛量测,结合围岩压力和初衬钢筋内力等多种监测手段,分析二重管无收缩(WSS)全断面注浆和提高初衬强度等施工方法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同时采用FLAC3D对暗挖隧道开挖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模拟,重点研究隧道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存在地下水条件下极小净距双洞隧道暗挖施工中4种不同施工方法稳定围岩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WSS注浆,同时格栅钢架间距500 mm时收敛变形控制在3 mm以内,有利于安全通过风险源和控制隧道变形。
- 刘波曹波刘芳唐林杨成淳
- 关键词:浅埋暗挖净空收敛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实测与安全性研究
- 2009年
- 科学合理的设计理论是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保障,现场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本文以提高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的安全性为目的,围绕关乎建筑物安全的"沉降量"等参数指标,从设计理论与试验监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本文完善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通过现场监测试验取得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
- 李希平刘波陈存恩陶龙光倪光乐何春保
- 关键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沉降安全性
- 深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地铁隧道沉降的分析预测被引量:2
- 2010年
- 地铁是对变形要求极为严格的建筑,在紧邻已运营的地铁处开挖的深基坑对地铁以及周围建筑产生的影响的分析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反分析对比得出针对本工程的沉降修正系数。选取不同工况,对基坑开挖结束后的大型工程桩降水开挖对地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在工程的后续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所述方法对本工程的施工和分析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 刘波徐薇杨春英
-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地铁结构沉降预测
- 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及实例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盾构始发是盾构工法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掘进与及时贯通。以北京地铁为例研究了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问题,采用FLAC3D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负环管片的位移及反力架应力变化情况,实测了盾构始发段的土压力、注浆压力、盾构推力、负环管片位移、反力架应力变化规律;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际监测结果的比较,给出了负环管片及反力架的安全拆除条件建议。结果表明:当负环管片的相对位移变化量趋近于零、反力架应力值基本趋于稳定时,隧道衬砌管片环与壁厚注浆及围岩之间的摩擦力足以平衡盾构推力,方能拆除负环管片与反力架。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 刘波黄俐金光玲
- 关键词:盾构始发反力架
- 卸载状态下深埋黏土层冻结壁与周围土体共同作用理论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根据Mises屈服准则、冻土的流变理论及偏张量虎克定律,推导出了卸载状态下考虑冻结壁-周围土体共同作用的非线性黏弹塑性冻结壁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到了冻结壁外载和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以及确定黏塑性区大小的方程。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冻结壁外荷载、接触应力、黏塑区、径向位移的发展规律,得到:①冻结壁承受的土体压力小于土体的原始水平应力;②地压较大时冻结壁开始产生黏塑区和黏塑区扩展到外部边界的时间极短;③黏塑区范围越大,径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越剧烈,黏塑性变形是导致冻结管断裂的主要原因。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冻结壁力学性质的本质。
- 刘波宋常军李涛于飞
- 关键词:黏弹塑性
- 锚杆砂浆粘结-滑移关系的试验拟合分析与模拟被引量:8
- 2009年
- 文章按照界面弹簧理论所建立的双曲线模型,对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锚杆上拔试验进行了模拟,对比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锚固轴力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可以取得良好的拟合效果;在逐级加载的条件下,界面的剪切刚度呈软化的趋势;在锚固界面没有发生较大滑移的情况下,计算位移和实测位移比较接近。
- 刘波李东阳
- 关键词:锚杆水泥砂浆粘结-滑移剪切刚度
- 复杂地层旁通道冻结施工过程的模拟与实测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冻结法修建上海地铁旁通道时,土体的冻胀和融沉的现象。将模拟得到的地表位移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积极冻胀阶段:地表竖向位移主要发生在旁通道的正上方,随着向两边的延伸,距离隧道中心的距离越大,垂直冻胀量越小。(2)维持冻结阶段:测点因为开挖过程中的继续冻胀位移值随开挖步距先略有增加而后随着开挖量的增加沉降量随之逐步的增大,最终地表发生了明显的变形。(3)融沉阶段:施作完衬砌结构以后进行60天自然解冻过程中,实测位移和计算位移较为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 刘波李东阳陈立唐林徐薇
- 关键词:旁通道冻结法冻胀融沉
- 分期浇筑混凝土结合面上初始温度的取值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从热传导的偏微分方程和有限元法入手,分析了结合面上节点初始温度取值不同时,造成温度场计算结果偏差的数学原因.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确定混凝土浇筑结合面上节点初始温度的计算公式,揭示了结合面上节点温度初值与新老混凝土的密度、比热容、单元划分大小、温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取平均值的经验做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并能准确的计算出因初始温度取值不同导致的误差值.最后结合一个数值算例,与理论解相比较,采用该取值方法所得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不超过理论解的6%.
- 李东阳刘波夏雨张仲卿
- 关键词:能量守恒温度场大体积混凝土
- 斜井冻结壁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基于含水流砂地层竖向直排冻结条件下冻结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温度场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合理简化,根据单孔稳态导热方程和叠加原理,推导了竖向直排三管冻结壁温度分布计算公式,并推广到直排和多排冻结壁温度场分布计算,可计算不同冻结锋面位置时冻结壁内任意区域的温度值和整个冻结壁的平均温度,进而分析冻结壁的温度和强度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主面温度值与冻结管中心的距离呈近似线性关系,而轴面温度场呈下凹形抛物线分布,顶点为轴面与主面交汇处;由计算结果可判断内部界面位置的土体强度较弱且发展较慢,应作为预防冻结壁软弱破坏的重点区域;理论计算结果与对应位置的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 刘波李岩戴华东杨伟红
- 关键词:斜井冻结法温度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