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HA090024)
- 作品数:25 被引量:202H指数:8
- 相关作者:靳玉乐王洪席樊亚峤苏强刘佩佩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河南大学蚌埠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和策略被引量:15
- 2010年
- 校本课程发展需要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它不仅有利于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不断改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基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 靳玉乐樊亚峤
- 关键词:校本课程
-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价方式探究被引量:3
- 2010年
- 课堂评价在教育学的发展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作为一种"反馈——调节"的手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良好发展。因此选择和运用正确的课堂评价方式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教师及领导者所关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几种课堂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评价的新发展,在此对这几种评价方式做一探究,以便进一步的了解和恰当运用。
- 刘佩佩
- 关键词:课堂评价档案袋评价概念图评价
- 结构功能主义与综合课程被引量:1
- 2010年
- 无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环节,传统的课程体系都始终坚持学科本位。本论文指出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并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综合课程的观点。
- 刘杰
-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综合课程
- 新课程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6
- 2010年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预设与生成、形似与神似、泛化与异化等困境。为此,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阐释,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师生自身质素与能力。
- 马金晶苏强靳玉乐
- 关键词:形式化误读
- 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技能具有"多大把握"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与转变的一种期望、知觉、信念和内在感受。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行为自觉性、努力度和坚持性以及情绪适应与心理调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积极引导教师积累成功教学经验、获取良性的替代性经验、展开制度化的教学反思和进行恰切的教学归因,来增强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 王洪席
-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方式
- 儒家教育中的主体自觉精神及其现代路向被引量:3
- 2011年
- 儒家语境下的"自我"概念显示出一种新的主体自觉的认识论视角。在儒家教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自觉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在现代教育中,汲取儒家的教育经验以实现现代教育中学生主体自觉的路向在于:以跨文化的特征为参照坐标,培养主体的理解与体验能力,在交往中促进主体自觉精神的觉醒,提升主体的自觉反思意识。
- 樊亚峤靳玉乐
- 关键词:自我场域主体性儒家教育
-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安徽省B市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安徽省B市的学前教育现状调查告诉我们,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学率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设备简陋,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怎样科学发展学前教育,确保政府责任不缺位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只有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应充当主导者,鼓励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落实小区配套建园,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协调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政策扶持解决好困难家庭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问题。
- 李本友吴雪云赵霞
-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政府主导
- 走向“效能保证”: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问题被引量:5
- 2013年
-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个根本性、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是指师生秉承素质教育精神,并依凭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而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程度。它涵括了目标维度、效率维度和质量维度。实行增值评价方法可以真实、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进步幅度,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 王洪席
- 关键词:教师教学方式
- 教师的教育情感:内涵、构成与启示被引量:17
- 2011年
- 教育情感是教师对于教育这一特殊社会活动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情感具有个体实践性、潜在内隐性、情境感染性、价值负载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教师的教育情感包括教师的道德感、教师的理智感和教师的审美感等。关注教师的教育情感,为教师回归本真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以及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 李红恩靳玉乐
- 关键词:教师教育情感课程改革
- 过程哲学视域下传统课程范式转型被引量:9
- 2011年
-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 李本友王洪席
- 关键词:过程哲学课程改革课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