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作品数:21 被引量:74H指数:6
- 相关作者:侯和胜佟少明穆军张翼陈军辉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海洋厌氧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stutzeri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抗菌活性追踪的方法,结合各种色谱手段对海洋厌氧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stutzeri(No.DN7)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的研究,最终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得到4个活性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吲哚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应用MTT法对化合物1-4进行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3、4具有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2的抑菌活性一般.
- 顾晓洁穆军张翼梁羽甜李文
- 关键词:PSEUDOMONASSTUTZERI抗菌活性化学成分
- 牙鲆sox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通过Genome walking方法克隆得到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sox9的基因组全长序列,对其在成鱼各组织的差异表达进行了RT-PCR分析。结果显示:牙鲆sox9基因全长3 573 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的蛋白全长478 aa,含有高度保守的HMG结构域;sox9基因在性腺的表达具有两性差异,精巢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卵巢中的表达,属1个性别相关基因,但其在肝脏、心脏、鳃、脑、眼和胃等多种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据此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等sox9基因在牙鲆性腺发育中的作用。
- 文爱韵尤锋孙鹏徐冬冬吴志昊马得友李军张培军
- 关键词:SOX9基因克隆
- 干出胁迫对孔石莼生长及生理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人工模拟干出条件研究孔石莼(Ulva pertusa)在不同干出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应。以采自大连潮间带的孔石莼为材料,测定在不同的干出时间(0 h、0.5 h、1 h、2 h、4 h、6 h)下其叶绿素a(Chl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出胁迫会对孔石莼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干出时间的延长,孔石莼中叶绿素a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缓慢的升高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这些结果为孔石莼的抗性生理研究提供了补充和参考。
- 吴倩倩佟少明侯和胜
- 关键词:孔石莼生理生化
- 裙带菜配子体总RNA提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配子体为材料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改进SDS法、CTAB法、Trizol试剂盒、RNAiso Reagent试剂盒法提取RNA的质量和纯度,并采用RT-PCR对mRNA反转录,对mRNA的可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试剂盒Trizol和RNAiso Reagent及其改进的方法无法得到完整的裙带菜配子体总RNA;CTAB法提取的总RNA条带清晰完整但有明显的基因组DNA残留并有多糖和蛋白质污染:改进SDS法提取的总RNA三条带清晰,OD值介于1.8~2.0之间,可应用于后续的RT-PCR实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裙带菜等褐藻类配子体RNA提取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其他大型海藻的总RNA提取,效果也比较好。
- 李世国佟少明侯和胜
- 关键词:配子体RNA提取
- 海洋真菌AP2T1菌株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对药源海洋真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的实验方法初步研究.对等离子体放电诱变条件进行了探索,比较了等离子体单独诱变与等离子体-不同化学诱变剂复合诱变的诱变效果,并对两个较合适的诱变方式进行了致死曲线的研究,且对海洋真菌AP2T1菌株进行了初步规模的诱变处理与活性筛选实验.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单独诱变及等离子体-氯化锂复合诱变较适合该菌株,且该海洋真菌孢子对等离子体的致死曲线与前人报道的细菌相似,并发现等离子体对老化失活的出发菌株可能具有激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可能是一种较适合海洋药源真菌诱变育种的新手段,值得继续完善、深入研究.
- 张翼穆军董学伟冯妍毛锐涛修志龙
- 关键词:诱变育种海洋真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 鼠尾藻幼孢子体培育条件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及氮磷营养盐水平实验。研究表明,温度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显著(P〈0.05),25℃时幼孢子体比生长速率(sGR)获得最大值,为10.78%,随着温度的降低sGR逐渐降低;盐度对幼孢子体的SGR影响显著(P〈0.05),盐度30时幼孢子体生长较快,盐度降低SGR也降低;光照度2000~8000lx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SOR极差接近误差水平。氮磷营养盐水平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较大,实验用自然海水中氮素基本可以满足幼孢子体的需求,而磷元素相对缺乏。氮素加富条件下,氮磷比大于15:1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适宜的氮磷比为10:1~2:1。结果表明,温度25℃、盐度30、光照度20001x是鼠尾藻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条件。培养液氮素含量保持在0.45~1mg/L,磷含量保持在0.3mg/L左右有利于幼孢子体快速生长。
- 马兴宇梁洲瑞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坤
- 关键词:鼠尾藻幼孢子体正交实验比生长速率
- 藻类光捕获复合体LHC蛋白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 2013年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LHC蛋白的研究成果,从进化角度系统地分析了LHC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姚美玲侯和胜
- 关键词:天线系统进化
- 盐胁迫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3期王帅,等:盐胁迫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35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盐度(5,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下处理不同时间后(12、24和48h),该藻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盐度为100,适宜盐度范围为20-110。在盐度过低(〈20)和过高(〉110)的胁迫条件下,盐生杜氏藻PSII的荧光指标(Fv/Fm、ΦPSII、Fv/Fo和rETR)显著降低。该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在盐度100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的荧光指标(Fv/Fm、ΦPSII、Fv/Fo和rETR)与细胞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可通过PSII荧光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该藻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本文还对盐胁迫下盐生杜氏藻的响应机制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盐微藻品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 王帅梁英
- 关键词:盐生杜氏藻盐胁迫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砂生小树状霉与盐水小树状霉分类地位初探
- 2010年
- 从海带幼孢子体上分离获得1株海洋真菌(编号OUCMBI080016),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砂生小树状霉(Dendryphiella arenaria)为中国新记录种。同时,为确定D.arenaria和D.salina的分类地位,从GenBank数据库选取7株齿梗孢属(Scolecobasidium)和10株小树状霉属(Dendryphiella)菌株(其中7株分离自海洋环境),进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Kimura双参数距离、歧异指数及MP树分析显示,Solecobasidium和Dendryphiella存在较大的遗传进化差异,研究结果支持D.arenaria和D.salina属于Dendryphiella。
- 孙开明唐学玺张天宇李伟
- 关键词:海洋真菌ITS
- 一株产天然蓝色素海洋链霉菌的筛选鉴定被引量:10
- 2011年
- 从胶州湾附近海域水样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可产生天然蓝色素的链霉菌。采用通用引物16F27/16R1492扩增该菌株的16SrDNA,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采用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同时结合链霉菌的传统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进行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与Streptomyces violaceolatus KCTC 9772相近,相似率为99%。在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该菌株与Streptomyces violaceolatus聚类在同一分枝上。因此将该菌株鉴定为紫边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latus。
- 赵辉闫华晓王霞刘明李富超秦松
- 关键词:天然蓝色素